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以咳痰、咯血为首发症状的肺错构瘤1例

    发表时间:2010-09-29  浏览次数:560次

      作者:刘丽娟 叶盛开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10医院呼吸科,辽宁大连116021

      【关键词】 肺肿瘤 错构瘤 首发症状

      病人,女,71岁。间断咳嗽、咳黄痰5个月,加重痰中带血2个月。患者5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咳黄痰,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但未系统诊治。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咳痰中带新鲜血丝,并间断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0 ℃,无畏寒、寒战。伴右侧背部疼痛。病后体重无明显减轻。于外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见一高密度结节影。边缘少许散在斑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诊断:“肺恶性肿瘤并感染”。未行病理检查。查体:体温:37.6 ℃,脉搏9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0/80 mmHg(1 mmHg=0133 kPa)。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56×109/L, N 0736,L 0223,余均正常。尿、便常规正常。肝功、肾功正常。血沉:12 mm/h;结核抗体阴性。初步诊断:(1)右上肺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2)肺部感染。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13 d。患者咳嗽明显好转,无咳痰,无后背疼痛,无发热。复查血常规:WBC 6.36×109/L,N 0582,L 0388,余正常。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上叶前段纵隔旁见一大小约2.0 cm×1.6 cm 高密度结节影,边缘光整,其内布满点状钙化点,肺纹理走行自然,双肺门不大,气管及支气管通畅,纵隔内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考虑为:错构瘤。患者出院后随诊6个月复查胸部CT检查:病变未见明显增大。于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软骨型错构瘤。讨论肺错构瘤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期,组成支气管的一片组织倒转或脱落并被正常组织包绕而形成错构瘤。根据错构瘤所在的位置可分为:(1)周围型或肺内型;(2)中心型或支气管内型[1]。大多数肺错构瘤病人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当错构瘤发生在支气管腔内,引起阻塞性肺炎时,临床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症状。本例患者以咳痰、咯血为首发症状,属于中心型错构瘤。肺错构瘤典型的X线特点是呈“爆米花样”钙化。其影像学检查有以下特点:(1)病灶边缘清晰、锐利,无卫星灶,直径<2.5 cm。(2)仅半数病灶有浅分叶,但缺乏典型的毛刺与胸膜牵引征,不伴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3)CT扫描的CT值,呈现脂肪与钙化的密度值。肺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低,极易误诊为肺癌及结核球。误诊原因分析:(1)此病临床少见,对本病缺乏认识。(2)老年人肺癌发病率高,若反复发生同一部位肺部炎症,多考虑肿瘤。(3)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改变。鉴别诊断:(1)肺癌:大部分患者有消瘦、乏力、咯血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动态观察)病灶增长快,肿块边缘不整,其密度较低、均匀,多有毛刺、切迹或分叶,也可有浸润或胸膜牵拉,一般无钙化点。(2)结核球:多有肺结核病史,肺内边缘较清晰的球型纤维干酪灶,周围多有纤维索条影,常伴有卫星灶或播散灶,球内球外也可见钙化灶。通过CT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及经皮穿刺活检病理可确诊。有文献报道使用动态CT增强扫描通过二次成像时间不同来鉴别肺癌、肺结核球与错构瘤[2]。对老年肺错构瘤仍主张早期手术,因为本病绝大多数不易与肺部恶性肿瘤及其他肺部良性肿瘤相鉴别,肺错构瘤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参考文献】

      [1]陆慰萱.呼吸系疾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72.

      [2]曾庆思,谢念危,邓韶铭,等.动态CT扫描对肺部孤立结节的评价[J].中华放射性杂志,1997,31(3):164-167.

    ↑上一篇:哮喘患者诱导痰液安全性分析
    ↓下一篇:N-乙酰半胱氨酸和川芎嗪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和TGF-β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