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两种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时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0-10-09  浏览次数:530次

      作者:余元书, 涂明利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呼吸内科纤支镜室,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词】 麻醉

      纤维支气管镜(Fibor bronchoscopy,FB)检查是呼吸内科疾病中常用的操作项目,尤其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都极为重要。此项检查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麻醉的效果与患者的配合。我院开展此项工作已近二十年,开始使用鼻咽部喷雾麻醉法,2003年之后改用超声雾化麻醉。现就2002年1月~2004年8月748例以咳嗽、咯血为主诉的受检患者中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比较,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48例受检患者经X光摄片和肺部CT扫描未能完善病因需做FB检查。2002年1月~2003年4月底受检患者设为A组,2003年5月~2004年8月设为B组。A组302例,其中男267例,女35例,平均年龄39岁;B组446例,其中男387例,女59例,平均年龄41岁。

      1.2 方法嘱患者检查前禁食禁水4 h以上,空腹受检在排除麻醉药物过敏史基础上,先行凝血酶原和心电检查,无FB检查禁忌症时即行准备工作。A组先取2%利多卡因30 ml注入喉头喷雾器小瓶内,打开喷雾开关,滴入患者鼻腔2~3 ml,稍停3~5 min,若无过敏反应,再麻醉咽喉周围,间歇4 min之后再喷雾一次,操作时让患者平卧在诊断床上,同时将喷雾器下调成90°角向会厌以下部位喷洒。B组取2%利多卡因5 ml注入超声雾化器中(鞍山市医疗电子设备厂生产,A型),打开超声雾化器开关,嘱病人深吸气,将药液吸入咽部及气管,连续使用15 min。鼻腔用1%~2%丁卡因1~2 ml喷雾。

      1.3麻醉效果评断标准[1]优良:声门完全开放,FB插入顺利,过声门段一次成功;一般:声门开放尚活跃,插镜欠顺利,有恶心反射和咳嗽,但无明显憋气和紫绀;较差:声门不易开放,FB通过有困难,咳嗽频繁或出现喉痉挛,有紫绀和憋气,需补喷麻醉药液以及间歇性停止插镜,同时可见气管内分泌物增多。

      2 结果

      麻醉效果比较,A组优良38例,在302例中占12.58%;一般187例,占61.92%;较差77例,占25.5%。B组优良109例,在446例中占24.44%;一般273例,占61.43%;较差64例,占14.35%。A、B两组的优良率比较,B组优于A组,P<0.05(见表1)。表1 A、B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3 讨论

      鼻咽喷雾麻醉和超声雾化麻醉都是FB检查时常用的麻醉方法,就这两种方法比较而言,超声雾化麻醉喷出气雾颗粒小,而且喷在粘膜表面分布均匀,弥散效应好[2],且患者易于配合。在FB受检之中不需要再追加麻药,操作简便,省时间,同时麻醉药物耗量少,也减低了麻醉药物的副作用。鼻咽喷雾麻醉法因需手工向下喷雾,产生气道平滑肌刺激发生呛咳的机率增多。雾粒形成水滴从粘膜表面渗入气管又增加了气道的阻力。麻醉剂多集中在咽喉中,进入气管支气管的药液少,不能充分麻醉到支气管粘膜,故患者在插镜中容易出现呛咳、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而且,这种麻醉方法使用时,为了达到声门段的开启效果,FB插入时需追加麻药的喷入[3]。

      通过对FB检查前两种麻醉方法的比较,作者认为超声雾化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鼻咽部喷雾麻醉,FB插镜时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逸军.经内导管喷射麻醉、喷氧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J].中国内镜杂志,2003,9(4):64.

      [2] 张天洪,李超伟.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行纤维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0,6(4):53.

      [3] 李金晓,田新民,李永强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氧气喷雾麻醉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25-426.

    ↑上一篇:急性肺栓塞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BiPAP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