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诱导肺表面活性物质刺激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10-18  浏览次数:535次

      作者:赵遵娥,张晶波,郭忠和 作者单位:154101 黑龙江鹤岗,鹤岗矿业集团肿瘤医院

      【关键词】 诱导肺表面活性物质刺激治疗呼吸衰竭

      当今结核病仍是影响人类健康流行最广、病死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而呼吸衰竭又是结核病危重期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肺结核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衰竭是肺输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快速、有效救治呼吸衰竭成为呼吸科医生不断探索的课题。我科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规治疗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应用溴环己胺醇静脉给药及超声雾化吸入,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1年9月~2005年9月期间收治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38例病人应用溴环己胺醇治疗并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并发肺部感染13例,结核性肺源性心脏病21例,肺性脑病2例,糖尿病2例。38例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5岁。Ⅰ型呼吸衰竭7例,Ⅱ型呼吸衰竭31例。以上病例均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PaO2<6.67 kPa,PaCO2>6.67 kPa,SaO2<90%)。

      1.2 方法 在治疗原发病及常规治疗呼吸衰竭的基础上,采用溴环己胺醇静脉滴注:0.9%氯化钠500 ml加溴环己胺醇60~80 mg,每日1~2次,连续5~7天。和(或)超声雾化吸入:0.9%氯化钠20 ml、溴环己胺醇60 mg,每日2次。同时持续低流量吸氧。在治疗前分别检测、记录PaO2、PaCO2和SaO2。

      2 结果

      38例呼吸衰竭病人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3例(平静状态不吸氧PaO2>80 mm Hg,PaO2<45 mm Hg,SaO2>95%),有效18例(PaO2>70 mm Hg,PaCO2<50 mm Hg,SaO2>90%),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明显变化7例(PaO2≤60 mm Hg,PaCO2≥50 mm Hg,SaO2>85%)。

      3 讨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它是肺脏本身维持其正常功能而产生的代谢产物[1]。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气液界面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稳定性,对小气道、免疫调节、纤毛功能均有作用。当PS缺乏时,肺泡表面张力增高、肺扩张困难,产生肺萎陷,末梢细支气管塌陷,小气道易阻塞,痰液难排出,肺和气道内分泌黏滞性增加,不易向上推动,对纤毛活性也有影响。溴环己胺醇(又称沐舒坦或氨溴索)是常用的止咳祛痰剂[2]。但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止咳祛痰剂,它具有更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溴环己胺醇具有在气管段:能调节浆液性、黏液性分泌物,增加溶胶层深度,使纤毛活动空间增加;在支气管段:能刺激纤毛上皮,活化纤毛运输系统;在肺泡段:能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并使其增强活性,促进无纤毛区的外来颗粒排除[3]。另外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特性,对抗生素(红霉素、头孢呋辛、阿莫西林)有协同作用。尤其在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呼吸衰竭(pespiratory failure,RF)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应用PS刺激剂溴环己胺醇能引起到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血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肺内PS含量构成和活性,尤其大剂量(0.5~1.0 g/d)应用溴环己胺醇能达到间接应用PS作用,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病情[4]。推测溴环己胺醇是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究竟在什么剂量、用多长时间、对PS分泌量多大、药物长期应用是否会出现不良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参考文献】

      1 邓琳.氨溴索对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超微结构的影响.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2):180-181.

      2 邓琳.溴环己胺醇对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2):113.

      3 方凤.呼吸病诊疗新理念.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70,186.

      4 周新.氨溴索防治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7:440.

    ↑上一篇: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和NSE联合检测对老年人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
    ↓下一篇:精神因素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病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