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

    发表时间:2010-12-20  浏览次数:494次

      作者:罗国仕 涂明利 刘为舜 刘先军 刘玉全 熊畅 魏娜 作者单位:442000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重叠综合征(OS)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15例OS病人在家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nCPAP治疗6月,并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有关参数、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并和15例同期只给予同样的常规药物治疗OS患者比较。 结果 nCPAP治疗OS患者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由治疗前的(36.8±14.2)次/h下降到(4.5±1.2)次/h,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由(69.5±9.2)%上升到(88.1±5.3)%,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由(86.1±7.1)%上升到(94.6±1.6)%, 90%以下氧减饱和度指数(DOI)由46.5±11.5下降到4.0±2.2,以及肺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都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由治疗前(6.0±1.2)kPa降到(5.5±1.9)kPa,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nCPAP治疗OS是安全、有效的,且价格便宜,对基层医院和家庭治疗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都是临床常见病,两者合并存在即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OS)。它较单纯OSAS或COPD有更严重的与睡眠相关的低氧血症,因而容易发展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因此临床病情更凶险、更危重,常规药物治疗不易控制,需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作为治疗OS的最佳适应证文献已有报道[1],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由于在整个呼吸周期内只提供同一水平的正压,用以长期治疗OS的疗效如何,是否会导致二氧化碳(CO2)潴留尚需进一步探讨。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家采用nCPAP治疗15例缓解期OS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30例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CPAP)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男12例,女3例,年龄55~66岁,平均(58.3±7.6)岁,体质量指数,OSAS的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OSAHS诊治指南[3]。2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基础肺功能和吸空气时动脉血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行整夜7 h多导睡眠图(PSG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监测、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治疗组nCPAP治疗压力的确定是用AutoCPAP(德国的Auto set CPAP)进行压力调定,取95%可信限压力水平作为CPAP的治疗压力。而后治疗组开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夜间睡眠时全部采用进口CPAP呼吸机进行家庭治疗,平均压力(7.3±1.5) cmH2O,整个治疗期间停机累计不超过7 d,采用电话随访和来院复诊方式进行病情监护和督导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2组于6月后复查PSG、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平均每小时睡眠发生血氧饱和度降至<90%的次数即<90%氧减饱和度指数(DOI),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和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PSG参数的比较 nCPAP治疗6月后AHI、LSaO2、MSaO2、DOI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1。表1 2组治疗前后PSG参数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的比较 nCPAP治疗6月后FEV1、FEV1%预计值、FEV1/FVC、MVV、和PaO2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PaCO2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相比稍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表2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OSAS是具有潜在危险的以上气道阻塞为特征的疾病;而COPD是以小气道慢性进展性不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同时存在时其病理变化相互影响,构成OS中的COPD是白天高碳酸血症、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的决定因素,而OSAS是夜间肺动脉高压的促进因素,其夜间出现低氧血症的频率及程度较单一COPD和OSAS更为严重。因此OS既具有COPD的特点同时又有OSAS的特征,在临床治疗中有其特殊性,一般认为常规药物治疗和单纯氧疗对COPD有效,但对OS疗效欠佳,这是因为患者在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而常规氧疗不能使上气道开放。BiPAP能使上、下气道开放,治疗OS有效、安全已得到公认,但其价格昂贵,在许多基层医院和家庭很难广泛应用。nCPAP治疗同样可使睡眠时上气道开放,消除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纠正夜间低氧,从而达到治疗OSAS的目的[4]。本组15例O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夜间睡眠时加用nCPAP治疗,达到了畅通上呼吸道、消除夜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纠正夜间缺氧的目的。

      经鼻/面罩CPAP治疗可以帮助克服COPD患者内源性呼吸末正压对通气造成的不利影响,亦对通气和氧合有促进作用[5]。本组采用nCPAP治疗15例OS患者的肺功能FEV1、FEV1%预计值、FEV1/FVC、MVV和PaO2明显好转,治疗后PaCO2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相比稍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6]。说明nCPAP治疗对OS患者的COPD亦有治疗作用,不会导致CO2潴留,可能是CPAP提供的正压一方面对抗上气道塌陷压力,另一方面对抗COPD患者内源性呼气未正压,解除呼吸肌疲劳,进而防止肺泡萎限,保证了肺开放及氧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缺氧,同时又避免了CO2排出受阻。因此nCPAP治疗OS是安全、有效的,而且仪器价格便宜,操作简单。

      总之,OS患者在临床并不少见,患者和医务人员往往只重视COPD的治疗,而容易忽视夜间睡眠时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只有当缺氧和CO2潴留不易纠正,甚至药物治疗无效病情加重时才考虑到该病。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治可以显著改善预后。BiPAP治疗仪器价格昂贵,在许多基层医院和家庭很难广泛应用。经过本研究证实nCPAP治疗OS亦是安全、有效的,且价格便宜,对基层医院和家庭治疗都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朱蕾,钮善福.机械通气[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03.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4):195198.

      [4] 王虹,张希龙,殷凯生,等. CPAP对OSAHS合并冠心病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04,18(4):203205.

      [5] 刘又宁.机械通气与临床[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47349.

    ↑上一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下一篇:AUTOCPAP治疗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