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监测与相关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03  浏览次数:511次

      作者:杨显斌 郑文芳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科研科(046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控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人实际状况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149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在149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中,内科系统感染率78.52%;发生感染前应用抗生素者占71.14%;<7岁占6.04%,>70岁占32.20%;94.63%与侵袭性操作有关联。结论:控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需从改善呼吸道防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改善就医和诊疗环境,严格无菌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实施预防和控制,降低其发病率。

      【关键词】 下呼吸道 医院感染 监测 控制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的一项重大问题,已成为各国医学界的研究课题。我国医院感染病例中以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1]。为了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我们在医院感染监控中,重点对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了监测与分析,旨在对其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全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出院的149例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1.2 诊断标准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依照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3 调查方法

      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按全国监控网统一的调查方法逐项填写个案调查表,并进行分类登记,记录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的详细情况。

      2 结果

      2.1 科室分布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者为149例,占感染总例数的20.96%。在149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者中,内科系统117例,占78.52%;外科系统20例,占13.42%,小儿科10例,占6.72%,见表1。表1 各科室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分布情况

      2.2 部位分布

      医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上呼吸道感染占感染总数的49.65%,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为肺炎)占感染总数的20.96%,口腔感染次之,泌尿道、胃肠道感染分别居第三和第四,见表2。表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2.3 抗生素应用

      149例中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前应用抗生素者106例,占71.14%,其中使用一种抗生素的16例,占15.09%;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90例,占84.91%;多为3~4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2.4 与侵袭性操作的关系

      149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中,55例有泌尿道插管,占36.91%;41例使用呼吸机,占27.52%;23例有动静脉插管,占15.44%;14例使用免疫抑制剂,占9.40%;8例使用放、化疗,占5.37%;有8例与侵袭性操作无关联,占5.37%。

      2.5 人群分布

      149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男性84人、女性65人,男女比为1.29∶1。最小年龄5 d,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53.63岁。<7岁9人,占6.04%,>70岁48人,占32.2%。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和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测协调小组调查显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为肺炎)位于各系统医院感染之首。本组资料显示了同样的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占感染总数的20.96%。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凡促使病原微生物吸入而损害呼吸道防御机能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因素均属危险因素[3]。

      3.1 疾病因素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内科系统最多,外科次之,儿科居第三。内科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较其它科室多,慢性病是一类病程长、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病情复杂,各脏器功能低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机率高[4]。有昏迷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水电解质营养失衡、激素的应用等亦常诱发感染。

      3.2 抗生素应用

      滥用抗生素是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组病例中149例,71.14%有预防应用抗生素史,且多数为联合用药。长期使用广谱抗感染药物易造成菌群失调,破坏人体的微生态平衡,还可使细菌普遍而迅速产生耐药性,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如应用广谱抗感染药物治疗,使定植于鼻咽部正常菌群减少,耐药菌株繁殖,当这些细菌或真菌被吸入下呼吸道时,局部分泌AgA对非正常驻菌缺乏免疫是造成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5]。

      3.3 年龄因素

      老年组和幼儿组感染率较高。我们认为婴幼儿(<7岁)相对成人免疫力低下,自我保护能力差,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常导致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性肺炎。而老年人(>70岁)随年龄增长,机体的解剖屏障、生理功能、免疫功能衰退为易感因素,表现为T细胞活化受损,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以易感染。

      3.4 外科手术与侵袭性操作

      本组资料显示,与其有关联的病例达94.63%。由于头、胸、上腹部手术引起的正常吞咽功能和呼吸道清除机制不全,使细菌容易进入并存留于下呼吸道引起感染。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接受机械通气者,由于机械性损伤了呼吸道粘膜,破坏了机体防御屏障,给病原菌入侵提供了有利途径。

      3.5 交叉感染

      呼吸道使用器具,如吸氧管、吸痰管、气管套管、纤维支气管镜,氧气湿化瓶、湿化液,雾化装置以及医护人员手,不能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灭菌或者病人口腔受到污染,液体分泌物再污染环境,使细菌播散,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3.6 病室空气干燥及污染

      由于病人气道湿度降低,分泌物粘结在纤毛上、使纤毛功能丧失,结痂不仅阻塞管腔影响呼吸功能,而且细菌繁殖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室通风不良、陪探人多、消毒不严等,使室内微生物严重超标,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我院外科大楼启用中央空调,24 h动态更新室内空气,使空气菌落数明显低于国家卫生学标准200 cfu/m3,同时也是外科系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13.42%)明显低于内科系统(78.52%)的主要原因。

      3.7 基础护理不到位

      如昏迷病人、卧床病人不能定时进行口腔护理及吸痰、不能按时给病人翻身叩背,痰液淤积或护理操作不当也可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其它因素:如吸烟、长时间住院、放疗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机体的抵抗力低下,细菌乘虚而入进行繁殖,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总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严重威协着住院病人身心健康和预后,给社会和卫生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因此控制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对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人群,应尽力改善呼吸道防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改善就医和诊疗环境,严格无菌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对医院感染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预防和控制,使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丽雯,刘生鑫.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赣南医学院学报,1998,18(1):80~81.

      [2] 王枢群,张帮燮.医院感染学.第1版.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344.

      [3] 李建琴,马金凤,郭秀兰,等.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包头医院,2002,26(3):117~119.

      [4] 邢华燕,张卫东,范秋萍,等.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5,21(3):298~299.

      [5] 徐秀华主编.临床医院感染学.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7~81.

    ↑上一篇: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下一篇: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