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50例

    发表时间:2011-02-28  浏览次数:535次

      作者:房卿  作者单位:723000 陕西汉中,汉中市3201医院呼吸科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呼吸道大咯血来势凶猛,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患者及家属心情紧张、恐惧,尤其是在内科保守治疗后血仍止不住而手术又来不及者,医者亦觉无奈。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开展,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现就我科近年来所做的50例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救治患者做一回顾性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2001~2007年住院病人共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8~76岁,平均51岁。原发病支气管扩张24例,肺癌8例次,肺结核12例,肺动-静脉瘘4例,原因不明1例。

      1.2临床表现患者均表现为大咯血。有3~5天内咯血总量超过500 ml者,亦有瞬时咯血量约达1 000 ml者。咯血数天的均经过常规止血药如立止血静注,垂体后叶素持续静点而咯血不止且量又较大者。

      2介入过程

      2.1方法常规准备,消毒铺巾,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将Cobra导管或Sp微导管选择性插入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检查,造影剂为欧乃派克,找到病变血管后,尽量超选择插管避开肋间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条,PVA颗粒或金属弹簧圈进行栓塞治疗,之后复查造影,病变血管不再显影后停止栓塞,退出导管,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后送回病房,继续行支持对症治疗。

      2.2疗效判定标准[1]分4级。治愈:治疗后咯血未复发;显效:治疗后咯血量较前减少90%以上;好转;治疗后咯血次数减少,咯血量较前减少50%以上;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指标。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2.3结果

      2.3.1支气管动脉肺栓塞术后疗效观察本组50例,术后即刻止血45例,即刻止血率为90%,24 h内止血1例,1例肺动-静脉瘘栓塞止血48 h后再次大咯血,DSA重新造影发现;原病灶处栓塞的明胶海绵微粒已消失,再次以弹簧圈栓塞后血止,随访2年无复发。另有4例肺肿瘤患者血止后1周~3个月再次大咯血,1例病因不明者曾2次栓塞仍大咯血,后外科手术治疗,判定无效。总有效率为96%。

      2.3.2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直接征象:造影剂外渗呈点状、线状或团状,弥散缓慢。间接征象:为原发病的血管造影表现,如支气管动脉扩张、迂曲,病灶区血管呈网状、丛状,血管分支增多,支气管动脉畸形,瘤样改变等。

      本组50例支气管动脉造影显示:造影剂外渗22例,直接征象显示率44%。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瘤样改变者14例;迂曲、分支增多者10例;病灶区血管呈网状,丛状者4例;间接征象显示共28例,显示率56%。

      2.3.3支气管动脉肺栓塞的并发症术后发热8例,恶心、呕吐5例,胸闷、胸痛6例,均予对症处理后很快消失。其中有1例栓塞侧背部皮肤有小块淤紫、疼痛,1周后渐消。无脊髓栓塞、下肢血栓形成等重大并发症发生。

      3讨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止血适应证广泛,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内科危及生命的大咯血。咯血出血部位95%源于支气管动脉,其他亦有来自锁骨下动脉分支,肋间动脉,少数源于肺动脉分支。这就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咯血多与支气管动脉破裂有关,动脉压力高,血流速度快,动脉管壁破裂后,血小板不易在局部黏附聚集,从而使血栓形成障碍。因此,动脉性出血难以自行止血。经导管于出血动脉注入适当的栓塞后,阻塞远端的血管压力降低,血流缓慢,利于血小板在破裂口聚集成堆,进而启动内、外凝血机制,形成血栓封闭裂口。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经血管栓塞治疗不易止血或止血后很快复发。亦可用栓塞物质直接堵塞出血部位。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栓塞止血的机制是闭塞病理血管,使之失去出血的基础。对于终末动脉分支出血,将其主干栓塞一般可达到止血目的[2]。文献[3]报道其有效率70%~90%,复发率11%~58%.本组50例,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13例,左支气管动脉栓塞16例,右支气管动脉栓塞21例,栓塞后即刻止血45例,总有效率96%,复发率10%,与文献报道相比有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本组50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疗效明显提高,笔者认为与病例选择、栓塞时机及栓塞剂的正确选用有很大关系。栓塞剂既要保证有效栓塞,解决较大的异常侧支循环交通支,防止出血复发,又要保证支气管黏膜血供,避免支气管黏膜缺血坏死。复发与栓塞剂明胶海绵被吸收后栓塞血管再通,侧支循环建立及原发病继续侵蚀血管有关。介入治疗对大咯血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疗效与疾病的性质,血供情况,病灶大小及栓塞剂的选用密切相关。总之,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是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韩金棠,杨元磊.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判定.国际医学卫生导报,2006,12(6):63

      2朱柏,杨岚.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35例.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60-61.

      3郭启勇.介入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

    ↑上一篇:老年肺栓塞1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