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苓桂术甘汤治疗胸膜炎后期50例

    发表时间:2011-05-18  浏览次数:518次

      作者: 李洪功    作者单位:475500河南省尉氏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 苓桂术

      笔者近年来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胸膜炎后期50例,疗效颇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76岁,平均年龄46岁。15~30岁7例,30~50岁13例,50~76岁3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定位、拍胸片或CT排除占位性病变。临床经X线确诊8例,拍胸片20例,B超16例,CT6例。有渗出性胸膜炎43例,无渗出者7例。

      1.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茯苓30g,桂枝10g,白术9g,炙甘草6g。喘甚加葶苈子10g,胸闷、痰多加薤白8g,肿胀、小便不利加赤小豆25g,盗汗加白薇6g,体虚乏力者加黄芪20g,力参5g。

      1.3 治疗结果 痊愈(诸症消失,胸腔积液消去85%),随访1年无复发32例;有效(症状消失或减轻,胸腔积液消去55%)半年内有复发者13例;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5例,总有效率90%。治愈时间最短3周,最长8个月。

      2 病案举例

      患者,男,56岁,农民,2002年4月12日初诊,自诉因感冒恶寒发热,继而咳嗽、胸闷、气喘、吐白粘痰,夜间低热(T37.8℃)尤甚,已有3月余,加重1周。经两家医院拍胸片,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曾先后用青、链霉素,输液抗菌抗痨,胸腔抽液及对症治疗月余,症状基本控制。但胸闷、气喘、吐痰仍在。症见身体消瘦,面色灰暗,口唇淡白。心慌胸闷,气喘,善太息,纳呆怕冷,夜间盗汗,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以清余邪为治,湿化痰饮,健脾利湿。原方加葶苈子12g,薤白10g,赤小豆25g,连服2个月及喝赤小豆汤,体质恢复,诸症悉除。后经胸片复查肋膈角变钝,未见异常。

      3 讨论

      渗出性胸膜炎后期,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痰饮症,热病后期,湿性粘滞,余邪未除,困遏清阳。在病因病机方面,主要责之肺、脾、肾三脏。病邪侵犯机体或禀赋虚弱,或大病久病,外感后失治、误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降失常,气化不利,水液潴留,久则聚湿成饮,饮邪上犯,格阻清阳。中阳不足,饮邪内停,胸胁支满,目眩,心悸,咳而气喘,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出现一派脾阳虚湿气盛的病变。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助茯苓化水湿为臣,桂枝通阳化气为佐,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苓桂术甘汤用于胸膜炎后期,病症基本控制后,余邪未除,阳气未复。以扶正祛邪,温阳利水而巩固疗效,防止瘥后复发。

    ↑上一篇:胸腺肽联合抗痨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观察
    ↓下一篇:BiPAP Vison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