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新生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22  浏览次数:509次

       作者:赵静 王彦桃 董丽华  作者单位:161441黑龙江省嫩江县九三分局中心医院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多种疾病的危重阶段均可出现,它直接威协着新生儿的生命,在护理工作中,如我们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可有效地挽救患儿的生命。做好护理工作,是挽救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近2年收治26例新生儿,其中新生儿肺炎21例,占新生儿病总数的81%,并发呼吸衰竭的17例,占新生儿肺炎的80%。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要注意保暖,保待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温在22~24℃,相对温度为50%~60%,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

      2.2 对有窒息史的患儿注意观察呼吸及面色尤为重要。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的改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改善通气功能有重要作用。(1)常使患儿头颈部抬高15°~30°,呈头高脚低侧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分泌物吸入造成窒息。(2)新生儿无力咳出痰液,分泌物增多可使呼吸困难加重,此时要尽快吸痰,一次尽量吸净。但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气分压下降。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应使用一次性的,容器应专人专用,定期更换。动作要轻柔而快速,以免损伤粘膜。(3)协助排痰,给患儿定时翻身。吸痰前轻轻拍打胸背部。拍打时五指并拢稍向掌心弯曲,使手指与掌心形成1个空腔,利用震动传递使分泌物进入呼吸道利于吸出。

      2.4 吸氧,以提高动脉氧分压,提高氧的弥散量,改善换气功能,以维持氧分压在50~80mmHg为宜。多采用鼻导管法吸氧,将导管末端插入鼻前庭。氧流量为0.5L/min,浓度为23%左右。每2~4h检查1次鼻导管是否通畅,检查时间可根据鼻腔分泌物多少而定。有时鼻腔分泌物将导管堵塞,患儿出现憋气现象,但湿化瓶内仍有气泡。所以我们在检查时,不能单纯地观察湿化瓶内有气泡即认为导管通畅。应将导管拔下插入水中导管如有气泡逸出证实通畅。

      2.5 人工辅助呼吸,人工呼吸机,常见问题正压呼吸。使用时,在调节潮气量的同时增减呼吸频率,以取得足够的通气量。压力最大不可超过10cm水柱。呼吸频率为32~40次/min。当患儿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不用呼吸机而能自主呼吸2~3h以上无异常时,则可停用呼吸机。

      2.6 维持体液平衡,纠正酸中毒,由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热量、水和电解质,以防脱水和纠正酸中毒,但要严格掌握其 速度,同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疾病和并发症。

    ↑上一篇:多沙普仑预防麻醉用药所致中枢性呼吸抑制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小儿麻醉呼吸管理208例临床小结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