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阴沟杆菌肺部感染19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01  浏览次数:670次

      作者:李宏,何春燕,杨正之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1医院,西藏 山南856000;解放军第211医院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阴沟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阴沟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有基础疾病18例,医院感染17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放化疗或机械通气治疗史。混合感染15例,9种常用抗生素均有耐药现象,舒普深、氟喹诺酮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结论 本病重在预防,治疗中应参照药敏试验,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肺炎,肠杆菌属,药物耐受性

      阴沟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近年呈上升趋势。由于耐药严重,治疗较为困难。笔者对19例阴沟杆菌肺部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致病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2004~2007年211医院的住院患者。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36~71岁。其中17例符合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18例(94.7%)同时伴有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病(10例)及支气管肺癌(6例)。发病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其中绝大部分为广谱抗生素,抗菌药物种类几乎覆盖目前常用的各类品种。做放疗、化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8例,机械通气治疗6例。17例患者有咳嗽、咳痰症状,其中咳黄痰8例,痰血4例。伴发热13例,胸闷、气急4例,胸痛2例。12例患者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外周血WBC(10.0~17.0)×109/L 9例,<4.0×109/L 6例,N 0.71~0.87者16例。胸部X线表现为单侧或两肺片状模糊影6例,结节影2例,肺脓肿1例,阻塞性肺炎4例,2例伴有胸腔积液,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多6例。

      1.2 诊断依据 (1)有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等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2)胸部X线检查有炎性改变;(3)痰或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为阴沟杆菌或均呈优势生长连续2次以上。

      1.3 方法 标本大多来自患者清晨漱口后咳出的深部痰,部分由人工气道抽吸(TTA)、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或防污染毛刷(PSB)擦刷收集。所有标本均于获取后1 h内送检。痰培养采用血琼脂培养基,其它标本先经肉汤增菌。药敏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

      1.4 细菌培养 本组19例均检出阴沟杆菌,其中痰培养连续2次以上阳性或均呈优势生长15例,TTA采样阳性2例,经纤支镜BAL及PSB采样各1例。有15例同时检出伴随菌21株,依次为假单胞菌7株、真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及不动杆菌各3株,其它为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及黄杆菌属。其中2株菌混合感染11例,3株以上菌混合感染4例。

      1.5 药敏试验结果 见表1。

      1.6 治疗与转归 19例患者经治疗13例治愈,3例死亡,3例好转。

      表1 19例阴沟杆菌的药敏结果 (略)

      2 讨论

      阴沟杆菌属肠杆菌属,可引起多种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及败血症最为常见。近年来,发现本菌为医院内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2]。文献[3]表明,阴沟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多属院内感染,高龄、重症疾病、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放疗、化疗、机械通气治疗是导致其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组资料结果与文献报道类似。19例中院内感染17例,除1例外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支气管肺癌。其临床及X线检查均缺乏特异性,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多见,部分患者WBC较低,可能与老年人体质较差或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因此,阴沟杆菌在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损害患者院内感染中的重要性不能忽视。本组资料中混合感染占78.9%,伴随菌主要为假单胞菌、真菌、肺炎克雷伯菌及不动杆菌。其中3例出现多重致病菌的反复、交替感染。可能是大量广谱抗生素的运用,导致条件致病菌及耐药菌的大量繁殖,促进菌群的变迁和菌种的转换,是引起复数菌感染的主要原因。19例阴沟杆菌感染的药敏试验发现,本菌对常用9种抗生素如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及氟喹诺酮类耐药,多重耐药菌株亦不少见。其中头孢唑啉耐药率高达69.2%,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20.0%~25.0%,而舒普深、氟喹酮类、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均显示较高的抗菌活性,其中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与上海5家医院分析结果比较均偏低[3],可能与标本量较少、患者来源不同及区域性差异有关。

      本组病例中3例死亡,病死率15.8%,均死于严重的基础疾病。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限制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时行病原学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舒普深、氟喹诺酮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可做为经验性治疗药物单用或联用,同时应注意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0,13(6)∶372.

      [2] 林耀广.1996年中国医学科学进展(呼吸病学)[J].中华医学杂志,1996,17(12)∶883.

      [3] 上海医学会肺科学会肺部感染和肺纤维化学组.阴沟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和药敏测定[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208.

    ↑上一篇: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治疗中的应
    ↓下一篇: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6例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