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高原肺水肿38例救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1-08-05  浏览次数:432次

      作者:杨学新  作者单位:迪庆州香格里拉人民医院,云南 迪庆 674400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原肺水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采用吸氧、卧床休息、选择有效的血管、支气管扩张剂、皮质微素、利尿剂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8例痊愈,9例好转后转到低海拔地区,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9. 36%。结论 以吸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19~72岁,发病时间:进入高原4~48h 8例,48~72h 24例,72h以上6例。既往有冠心病10例,慢支炎8例,高血压病8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1例,占55.26%。

      1.2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胸痛、气促、咳嗽为主,其中伴发绀16例,咯粉红色泡沫痰15例,剧烈头痛、烦燥、谵妄、呕吐10例,伴出冷汗、四肢发凉5例,双肺闻及湿罗音30例,胸片示:双肺有云絮或点片状模糊阴影32例。

      1.3 治疗措施 患者被确诊为高原肺水肿后,必须立即进行正规治疗,主要采取以下治疗方案:(1)绝对卧床休息,静脉缓慢注射吗啡5~10mg;(2)氧疗,用紧闭式面罩吸氧,疗效确切,简易方便,若贮气囊中的氧量<潮气量,能同时吸入空气,若贮气囊中的量>潮气量,FiO2为100%。一般氧流量为4~40L/min时,FiO2为40~100%,使氧通过30%的酒精以消除泡沫;(3)氨茶碱0.125~0.25g加10%葡萄糖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不小于10min),1~2次/d;(4)地塞米松10mg稀释后静滴,1~2次/d;(5)硝酸甘油5mg加5%葡萄糖250毫升,以15滴/min静滴,或加20ml生理盐水用微泵泵入,视血压调整剂量;(6)适当应用利尿剂及速尿20mg静注,若病情较重,经上述处理疗效不佳者,进行气管插管行机械辅助呼吸。

      1.4 转归 经治疗后,28例痊愈出院,9例好转后转到低海拔地区,1例合并脑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 讨论

      高原肺水肿是指人由低地急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或从高原到更高海拔地区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高原病,临床上常以头痛、呕吐、呼吸困难、发绀、咳嗽伴咯粉红色泡沫痰等为主要症状,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危及初入高原或返回高原人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死率较高,积极的预防及早诊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时间为进入高原后4小时至1周不等,绝大部分在48~72小时,本组为34例,占89.5%,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1984年Menon提出,心肌衰竭,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缺氧时肺各区血管收缩不一致,收缩轻的部位血流量增加,使液体渗出而形成肺水肿,这些观点至今未被完全证实[1]。缺氧时肺微血管阻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加速消耗,遗传性易感性都可能导致肺水肿的形成[2]。目前大多数人认为,高原缺氧使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强,与该病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关系[3]。寒冷、疲劳、上呼吸道感染均可使人体耗氧量增加,诱发和加重此病[1],本组中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1例,占55.26%。证实了这一点,本组中死亡1例,并发高原脑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说明高原肺水肿合并并发症时死亡率非常高。

      以吸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最有效方法,尤其采用紧闭式面罩吸氧方法,大流量氧通过30%酒精湿化瓶浸入肺泡后,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起到消除泡沫作用,有效缓解肺血管收缩,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机体缺氧程度[4]。吗啡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还具有镇静、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呼吸作功,使呼吸道平滑肌松弛,改善通气作用[5]。硝酸甘油主要通过扩张全身血管,尤其是小静脉及小动脉,使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使心肌耗氧量降低,改善心脏缺血缺氧及肺水肿[6]。高原肺水肿的治疗固然重要,但进入高原前进行健康检查,逐渐适应及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积极的预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方舟.高原肺水肿22例临床分析[J].西藏军区卫生资料,1998,(22):18.

      [2] 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877.

      [3] 牟信兵,李素芝.高原病学[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126~132,170~173.

      [4] 郑必海,周小波,央 娜,等.重症急性高原病高原现场治疗的氧疗方法[J].高原医学杂志,2006,14(4):58~59.

      [5] 刘根源.实用高原医学[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206~208.

      [6] 徐叔云.临床用药指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4.

    ↑上一篇: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膈肌疲劳及近期肺动脉压的影
    ↓下一篇:父子同患急性肺栓塞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