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ICU肺内感染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发表时间:2011-09-14  浏览次数:489次

      作者:李素云,杨文东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 ; 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

      【关键词】 ICU,肺内感染,病原菌,痰液培养;病原菌分布;药物耐受性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由于存在严重病理生理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呼吸机使用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容易发生肺内感染。为了解东营区人民医院ICU肺内感染者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我们对我院ICU肺内感染者的病原菌进行分类和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8月我院ICU肺内感染者有关的病原学资料。临床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进行,并经临床送检痰液标本作病原菌培养阳性证实,共有130例患者发生肺内感染,其中男81例,女49例;年龄9~64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用无菌吸痰管从气管内吸痰,严格按无菌操作收集。将标本送微生物室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1.2.2 实验与试剂:分离的菌株利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仪分别用GBI、GPI鉴定卡进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梅里埃公司药敏卡。全部标本均接种于沙保罗氏培养基,28℃培养48 h后,挑取酵母菌样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酵母样真菌后,按真菌鉴定程序的操作要求,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配成2个麦氏单位的菌液接种于梅里埃公司API-20C真菌鉴定板及ATB-Funyus真菌药敏板,28℃、48 h在微生物鉴定仪上读取结果。

      1.3 质控菌株

      质控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白色念珠菌ATPP14503、热带念珠菌ATCC14085。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130例肺内感染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67株。其中,检出细菌143株、真菌24株。13例标本各检出2种细菌,24例标本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其他均检出1种细菌。143株细菌中,G-杆菌86株(肺炎克雷伯菌24株、铜绿假单胞菌19株、鲍曼不动杆菌18株、阴沟肠杆菌13株、大肠杆菌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株)占51.5%(86/167),G-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61株占70.9%(61/86);G+菌5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甲型溶血性链球菌17株、肺炎链球菌11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占34.1%(57/167)。真菌24株(白色念珠菌14株、热带念珠菌5株、光滑念珠菌3株、近平滑念珠菌2株)占14.4%(24/167)。

      2.2 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2.2.1 G-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86株G-杆菌对17种抗生素总敏感率为22.2%,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94.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7.4%)及头孢他啶(34.9%),首选亚胺培南;对17种抗生素总耐药率为77.8%,耐药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88.9%)、肺炎克雷伯菌(73.0%)、铜绿假单胞菌(70.3%)及其他细菌(80.2%)。 

      2.2.2 G+菌药敏试验结果:57株G+菌对18种抗生素总敏感率为47.0%,敏感药物为:万古霉素(96.5%)、利福平(86.0%)及磷霉素(71.9%),首选万古霉素。57株G+菌对18种抗生素总耐药率为53.0%,耐药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5.6%)、甲型溶血性链球菌(54.2%)、肺炎链球菌(48.5%)及表皮葡萄球菌(48.1%)。

      2.2.3 真菌药敏试验结果:24株真菌对6种药物总敏感率为75.7%,敏感药物为:5氟胞嘧啶(87.5%)、两性霉素B(87.5%)及制霉菌素(87.5%)。24株真菌对6种药物总耐药率为24.3%,耐药真菌依次为光滑念珠菌(33.3%)、热带念珠菌(26.7%)、近平滑念珠菌(25.0%)及白色念珠菌(21.4%)。

      3 讨论

      重症监护患者由于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由于长期呼吸机使用及各种侵入性操作、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等因素,以及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生肺内感染,有较高的病死率。本资料130例ICU肺内感染者检出143株细菌中,G杆菌所占比例为60.1%(86/143),G+菌57株占39.9%(57/143),与文献[1]结果基本一致,说明ICU患者院内肺内感染仍以G-菌群为主。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三者占G-杆菌70.9%(61/86)。它们是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2]。结果显示,3类细菌分离株大多数是多重耐药菌株,仅对亚胺培南等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94.2%),治疗时首选亚胺培南。86株G-杆菌对17种抗生素总敏感率为22.2%,总耐药率为77.8%。耐药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88.9%)、其他细菌(80.2%)、肺炎克雷伯菌(73.0%)及铜绿假单胞菌(70.3%)。表明ICU患者院内肺内感染者存在多重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资料130例ICU肺内感染者检出143株细菌中,G+菌57株,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96.5%,治疗时首选万古霉素。57株G+菌对18种抗生素总敏感率为47.0%,总耐药率为53.0%。耐药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5.6%)、甲型溶血性链球菌(54.2%)、肺炎链球菌(48.5%)及表皮葡萄球菌(48.1%)。24株真菌敏感药物为:5氟胞嘧啶(87.5%)、两性霉素B(87.5%)及制霉菌素(87.5%)。24株真菌对6种药物总敏感率为75.7%,总耐药率为24.3%。耐药真菌依次为光滑念珠菌(33.3%)、热带念珠菌(26.7%)、近平滑念珠菌(25.0%)及白色念珠菌(21.4%)。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和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本资料130例ICU肺内感染者病原菌为G-杆菌51.5%、G+菌34.1%和真菌14.4%,以G-杆菌为主,且多为条件致病菌;总耐药率为77.7%、53.0%和24.3%,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多重耐药菌株增多,G-杆菌耐药性相当严重,此为本资料病原菌流行病学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特点。ICU应该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以减少耐药菌株的播散流行。同时,应加强细菌耐药机制研究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3]。对于已发生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在应用抗生素时,要注意抗生素的联合使用、静脉给药、量足、疗程足够长及使用有效杀菌剂,以避免致病菌耐药性进一步发展[4]。

      【参考文献】

      1 于文成,吕秀文,翟振国,等.1200例次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2:744746.

      2 李家泰.我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G-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0351045.

      3 刘丁,陈萍,陈伟,等.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分型研究.中华流行病学研究,2003,24:140142.

      4 满国玉,丁召路.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药敏检测.齐鲁医学杂志,2000,15:291292.

    ↑上一篇: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