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2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2-29  浏览次数:507次

      作者:付红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呼吸系统,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凶的呼吸系统疾病,笔者采用补肾益肺健脾方联合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参照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指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诊断标准拟定,凡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本观察。排除哮喘造成气道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对本药过敏者及不符合诊断标准而且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65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13岁~56岁,平均年龄39.5岁。病情程度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非急性发作期哮喘2级~5级标准评 估病情,重度2例,中度19例,轻度11例,间歇发作1例,治疗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在14岁~54岁,平均年龄35.7岁,病程2 a~3 a,病情程度重度2例,中度15例,轻度12例,间歇发作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缓解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商品名:必可酮,葛兰素史克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301E)吸入,根据发作时病情程度用药,轻度125 μg/d~250 μg/d,中度250 μg/d~500 μg/d,重度500 μg/d~625 μg/d分2次吸入岂知要时临时加用异丙托溴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商品名:万托林,葛兰史克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KR0051),并根据病情调整沙丁胺醇的吸入剂量。连用1 a,停药观察1 a,若出现急性发作合并感染者用氨茶碱缓释片,0.1 g/次,1次/d口服,复方甘草片3片/次,3次/d口服,同时加重相应的抗主素治疗5 d~7 d。

      1.3.2 治疗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补肾益肺健脾汤,主要方剂(冬虫夏草、肉苁蓉、熟地、灵芝、党参、白术、五味子、麦冬、陈皮等)补骨脂、胡桃肉(研末另冲),1剂/d,口服2次~3次,两组疗程均为1 a,治疗过程中若出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均给予常规治疗,待病情稳定进入缓解期后,继续上述方案治疗。

      1.4 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观察2 a内支气管哮喘发作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有关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可作体育运动,夜间无症状,完全可停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持续0.5 a以上,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预计值≥80%,显效:哮喘症状明显减轻,可行日常活动及轻中度体力劳动,不能参加体育运动,吸入糖皮质激素12.5 μg/d,偶需吸入万托林气雾剂,每月不超过3次,持续0.5 a以上,治疗后FEV达到预计值60%~77%。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能从事轻体力劳动,不能参加体育运动、中重体力劳动,吸入糖皮质激素125 μg/d~250 μg/d,每月吸入万托林>3,持续0.5 a以上,治疗后FEV增加重15%~24%,无效:症状和FEV无效或加重。

      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是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9%,对照组为7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既使处于缓解期,支气管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仍然存在,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因此,既使进入支气管哮喘的缓解期,也必须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减轻和控制气管炎症,近年来包括吸入皮质激素在内的抗炎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用大多数支气管哮喘得以控制,使其远期疗效不容乐观,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病死率和改善愈后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段。

      本病属于中医学哮证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在发作期为脾肾虚,宿痰伏肺,外感角发,阻塞气道,宣降失常。缓解期为脏气虚衰,顽痰不伏,痰为阴邪,易内耗阳气。脾阳受遏,痰湿复难化解,蓄结予肺内,形成恶性循环,早在元代朱丹溪就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的缓解期治疗原则,叶天士《临证医案》中云:“以温通肺脏,故治疗宜以肺、脾、肾三脏入手。”哮喘病在肺,病源在脾,病根在肾,故治疗宜以肺、脾、肾三脏入手。笔者在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以中药汤剂为治疗,疗效显著。健脾益肺补肾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固表;灵芝补肺、麦冬滋养肺阴,五味子敛肺吸肺气之耗散,熟地滋肾阴填肾精,肉苁蓉、核桃肉、补骨脂补肾阳,冬虫夏草益肺补肾,其有健肺、益肺、补肾培元之力,在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缓解期充分发挥了中医学在整体调节与治疗的优势,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具有兼顾整体与局部,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的特点,与“冬病夏治”颇有观点及临床意义。

    ↑上一篇:慢性扁桃体炎被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切除6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营养不良对老年肺炎疗效的影响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