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肺栓塞33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11  浏览次数:477次

      作者:王秋芬,高战欣,王瑾,胡延涛  作者单位: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濮阳

      【摘要】目的:提高对肺栓塞(PE)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6年4月收治的33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21例,慢性12例。结果:PE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呼吸困难(72. 2%)、胸痛(57. 6%)、心悸(51. 5%)、呼吸急促(51. 5%)、咯血(36. 4%)为主要临床表现。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83%),颈静脉怒张(67%),双下肢水肿(42%)在慢性者多见。经溶栓或抗凝治疗急性者总有效率67%,多于慢性者的总有效率(58%),但无显著差异(P>0. 05)。两者的基础疾病均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以下简称DVT)为主,共23例(69. 7%)。慢性者死亡率(8. 3%)较急性者(4. 7%)高。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但多有栓子来源,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血栓溶解疗法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is the clinic character of 33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PE).Methods:The data of 33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contain: acute PE 21cases, chronic PE 12 cases)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Incidence of P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sociated with years of age increase. Clinic features mainly in order were dyspnea(72. 7%), chest pain(57. 6%), palpitation(51. 5%)and haemoptysis(36. 4%). P2 increased(83. 0%), distend of jugular vein(67. 0%)was mo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 Total effective power of anticoagulation/thrombolysis respectively was 67. 0%, 58. 0% in acute, chronic PE patients. Primary disease mainly was deep vein thrombosis(69. 7%). Mortality was more in acute PE patients(8. 3%)than that of chronic PE patients(4. 7%).Conclusion:No specificity of clinic feature for PE easily induces misdiagnosis. Increase cognition for PE contribute to raise early diagnosis and cure rate.

      Key words:Pulmonary embolism; Diagnosis; Thrombolytic therapy

      肺栓塞在我国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临床上缺乏特异表现,误诊率在70%~80%以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者回顾、分析了本院33例肺栓塞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肺栓塞33例:急性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5~65岁,慢性(发病时间>6周)12例,年龄28~72岁。

      1. 2 诊断方法

      本组33例病人均因肺部增强CT扫描发现肺动脉及其分支充盈缺损而确诊。所有病例均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血气分析、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

      1. 3 治疗方法

      12例急性病人、6例慢性病人有溶栓适应证者进行了溶栓,尿激酶20 000 IU/kg 2 h内静脉均匀滴入,溶栓结束后待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降至正常值的2倍时,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7 500 U,1次/12 h,2 d后加用口服抗凝药华法令片2. 5~3 mg,1次/d,口服,根据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令剂量,待INR值达标(2~3倍)后停低分子肝素,维持服用华法令抗凝[1]。无溶栓适应症的9例急性病人及6例慢性病人直接进行抗凝治疗即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7 500 U,1次/12 h,2 d后加用口服抗凝药华法令(用法同溶栓组)。观察时间2周。疗效判定:症状改善,血压回升,心电图右室负荷重的表现减轻,血氧分压上升,肺动脉压降低,肺动脉螺旋CT检查栓子减小或消失为有效。

      2 结果

      2. 1 年龄

      33例中各年龄组PE发病率:25~30岁2例(6. 0%),31~40岁4例(12. 0%),41~50岁11例(33. 3%),≥50岁16例(48. 5%)。

      2. 2 基础疾病

      急慢性均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多,急性者14例(66. 6%);慢性者9例(75%),合计23例(69. 7%);其次依次为骨折、血管瘤、软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心脏病等。

      2. 3 临床表现及体征

      急性者心电图右束支阻滞(52%)、血氧分压下降(43%)多见;慢性者呼吸性中毒(83%);心电图肺性下波(67%)多见。

      2. 4 治疗结果

      12例急性病人中,9例有效(75%);6例慢性病人中,4例有效(67%)。单纯抗凝治疗:急性者9例中5例有效(56%);慢性者6例中3例有效(50%)。经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者总有效率67%,大于慢性者总有效率58%,但无显著差异(P>0. 05)。死亡率:急性患者死亡1例(4. 7%);慢性者死亡1例(8. 3%)。

      3 讨论

      P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至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由于肺动脉栓塞的部位、栓子的大小、栓塞的时间及次数不同而呈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过程。由于PE的发病过程多较为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2],确诊需特殊的检查技术,使PE的检出率偏低[1]。肺栓塞血液动力学方面最常见的三项重要症状:难以解释的气急,头昏和胸痛通常有助于心血管病专家考虑本病而作出诊断[3]。本组呼吸困难、胸痛、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在慢性者多见,低氧血压常见,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也较常见。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改变有助于诊断。大多数肺栓子来自盆腔或下肢深静脉的血栓。有报道[4]83例死于肺栓塞患者的尸检中,83%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但仅19%生前有DVT的症状[4]。对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预防产生肺动脉栓塞[5]。所以对怀疑PE的患者应常规检查下肢深静脉超声。从本组看PE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可能与老年人有更多的危险因素有关。本组经溶栓或抗凝治疗急性者总有效率67%;慢性者总有效率58%,所以早期诊断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论急性或慢性溶栓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单纯抗凝治疗,提示积极早期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

      [2]杨伟光,吕国良.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2,11(4):383-384.

      [3]Braunwald.陈灏珠主译.心脏病学[M].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33.

      [4]Sandler DA,Martion JF.Autopsy proven pulmonary embolism in hospital patients:Are we detecting enough deep vein thrombosis?[J]. J R Soc Med,1989,82:203.

      [5]舒 欣,陈 康,张雪斌,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6):569-570.

    ↑上一篇:肺血栓栓塞症的诊疗现状及展望
    ↓下一篇:有创机械通气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