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8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3-07  浏览次数:544次

      作者:彭光成,耿光照,滕艳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应用,评价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重症哮喘患者采用恰当的参数和模式进行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80例患者经抢救均存活,所有患者均于6 d内转出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时间为1.5 d~7 d,平均3.2 d。5例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出现呼吸机所致的肺炎、气压伤肺部损伤。机械通气后pH、PaCO2、PaO2与机械通气前相比有显著改善。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无创性机械治疗的方法应予以推广。

      【关键词】 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普通药物治疗往往无法达到很好的疗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是近年来治疗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在院前急救中通过机械通气治疗缩短急性哮喘患者缺氧时间,可有效的提高重症哮喘治疗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我院于2005年9月~2009年3月对80例重症哮喘患者予以机械通气治疗,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我院120院前急救收治,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哮喘判定标准[1]。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5~76岁,平均病程17年。50例患者有呼吸困难,34例患者呼吸和心率加快,12例患者意识模糊。所有患者经血气分析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及酸碱平衡紊乱,pH值7.08~7.33,PaCO241.7~79.6 mm Hg(1mm Hg=0.133kPa),PaO228.1~73.2 mm Hg。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炎、平喘、抗感染、补液及氧疗治疗10 h效果不佳,排除心衰等机械通气禁忌证。48例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32例患者经口气管插管,采用MAQUET Servoi呼吸机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模式包括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参数为潮气量6~8 ml/kg,呼吸10~12次/min,呼吸末正压(PEEP)3~10 cm H2O,吸气压力(PS)10~20 cm H2O。撤机指标为PaCO2<50 mm Hg,PaO2>60 mm Hg,SaO2>90%,血压心律平稳,肺部哮鸣音消失,自主咳痰有力,PS<7 cm H2O,PEEP为0。监护措施心电、血压、血氧、二氧化碳曲线、呼吸及血气指标。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200~300 mg/d及氨茶碱,可必特雾化吸入,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

      1.3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经抢救均存活,于6 d内转出重症监护病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3.2 d。5例患者出现呼吸机所致的肺炎、气压伤肺部损伤。机械通气后pH、PaCO2、PaO2与机械通气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重症哮喘是急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期标志,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重度哮喘占总人数15%~20%。重症哮喘患者常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气道炎性反应,导致支气管广泛阻塞,在短时间内发作入院,并可能并发I型呼衰[2]。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哮喘的有效手段,在患者病情恶化或不能纠正缺氧状况时,应进行机械通气[3]。本组48例患者行无创性通气治疗,减少了插管机械通气对患者的损伤,有利于感染的控制[4]。研究结果显示应尽量采用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5],但也应视病情而定,在禁忌证的情况下避免使用,如有禁忌证,则应尽早建立人工气道,行有创性正压通气,避免不良后果出现。

      机械通气的模式和参数应根据病情而定,虽然有较多研究对重症哮喘患者机械通气的模式和参数设定进行探讨,建议使用PSV加用低水平PEEP[6],但其模式和参数设定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7]。如呼吸机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加快加大,则肺动态充气越严重,容易造成气压伤,出现低血压、低心输出量。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参数和模式控制,动态观测动脉血气及症状体征的变化,机械通气可较好的治疗重症哮喘急性发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32.

      2 朱光发,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2(28):48.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9.

      4 任少华.重症哮喘的临床进展[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4,1(4):304.

      5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 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58.

      7 杨立新,孙春香,侯艳华.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分析[J].世界健康文摘,2008,5(4):57.

    ↑上一篇: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过程中发生气压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48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