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4-13  浏览次数:496次

      作者:傅洁,林勇,桑加红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呼吸科,江苏 南京 210009

      【关键词】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护理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包括中年时期发病以及进入老年以后发病的病例,老年期OSAS的发病率高于中年[1],与中年人相比,OSAS的典型症状在老年人中不明显,因此老年OSAS常常被忽视。多项研究显示OSAS与高血压[2]、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3]、脑血管病[4]密切相关,而上述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经常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对于老年OSAS患者来说,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前OSAS主要靠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做好夜间监测护理十分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2年采用美国邦德公司MONET 32导呼吸睡眠监测仪开展夜间PSG,已对452例老年患者进行监测,其中男320例,女132例,中位年龄69岁(60~81岁)。经监测发现其中重度OSAS患者52例(11.5%),中度OSAS患者89例(19.7%),轻度OSAS患者158例(35.0%),无OSAS者153例(33.8%)。

      2 护 理

      2.1 监测前的护理

      2.1.1 一般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充分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症状、家族史、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睡眠习惯等。因为老年患者适应能力差,不善于表达,在陌生环境容易紧张,监测前采取比较轻松的谈话方式能使患者逐渐放松,消除紧张情绪,更好地配合监测,同时有助于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向患者详细介绍监测过程、目的、方法及监测环境设施等,特别要注意说明监测过程是没有风险的,而且基本没有痛苦。提供适宜的监测环境,室内温度20 ℃左右,防止温度过高使患者出汗而导致电极脱落。睡眠监测室要做好遮光隔音处理,以保证睡眠室的安静。医务人员进出睡眠室动作要轻。

      2.1.2 生活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个人卫生常较差。监测前要将患者头发和面部洗干净,勿使用化妆品,摘去金属物品,穿宽松的棉质衣服。嘱患者少饮水,排空小便,不服用镇静药物,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老年男性多有前列腺增生导致夜尿次数多,应嘱咐患者睡前少进流食和水以减少夜间起床。由于患者身上连接电极导联较多,与监测仪相连,患者入厕不便,所以床旁置小便器。

      2.1.3 睡眠护理 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应高低适宜,避免蒙被入睡以便观察,让患者保持日常生活习惯,熄灯入睡时间应与平时大致相同,保证至少7 h睡眠,监测患者真实的睡眠呼吸情况。

      2.2 监测中的护理

      2.2.1 密切观察病情 老年患者体质较弱、反应迟钝,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睡眠质量,每30 min巡视1次,巡视时要仔细观察患者。临床工作中发现有少数老年患者因焦虑、恐惧不敢入睡或睡眠时做恶梦导致惊醒等,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耐心劝导,使其消除恐惧,放下思想包袱,稳定情绪,配合检查治疗。OSAS患者常有夜间血压升高,护士可根据医嘱指导患者在睡前服用降压药物,使患者的夜间血压能够维持在一个较平稳的水平,防止因血压过高引发意外。密切注意血压变化情况,血压明显升高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监测中发现随着睡眠程度加深,患者呼吸暂停时间延长、次数增加,部分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护理上要密切观察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特别是呼吸节律、呼吸暂停情况和深浅度、打鼾情况,尤其是血氧饱和度和心律的变化,发现问题一定要到床旁仔细观察。老年患者易在夜间特别是凌晨时发生呼吸暂停及心脑血管意外,严格做好夜间巡视,及时发现可能的窒息、心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等情况。部分老年患者夜间缺氧时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现患者有大汗淋漓、面色紫绀、抽搐、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或患者因心前区疼痛无法继续入睡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睡眠室常备抢救药品及设备,熟练掌握抢救程序,按规程进行操作。因老年患者睡眠较浅,夜间巡视还应注意做到“四轻”,不打扰患者自然睡眠,确保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2.2.2 连接好导联 首先确定各导联的电极定位准确,确保放置电极的质量。安装时使患者取仰卧位,连接时保证电极的牢固性并保持一定的张力,肥胖患者可能出汗较多导致电极脱落,对这样的患者安装电极时要尽量贴紧皮肤,必要时加绷带固定。胸腹带的松紧度适宜、位置适当,不影响患者自然呼吸,应以调试时能显示正常图形而患者又感到不受束缚为准。在开始记录前,要先检查一下各导联图形是否正常,及时调整。密切观察监测图形,对有明显异常信号者及时判断是否有电极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在患者入睡前开始记录,同时输入患者清醒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参数,便于和睡眠时的血氧饱和度参数进行比较。监测中要密切注意各导联图形变化,保障各参数的准确记录,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分析数据。

      2.3 监测后护理

      患者睡醒后即关闭多导睡眠仪,整理睡眠导联电极,清洁局部皮肤。取胶布手法要轻,避免皮肤受损。OSAS患者因脑血流量减少,深睡眠减少,晨间易致血压升高,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等并发症,监测结束起床后应测量血压,如血压过高应及时处理。

      3 健康指导

      多数患者对此病并不了解,因此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向患者说明引起OSAS的相关诱因,指导患者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嘱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控制体重。OSAS与肥胖关系密切,在OSAS患者中肥胖发生率超过50.0%。尤其是颈部肥胖、咽部脂肪过度沉积、下颌部脂肪堆积使上呼吸道狭窄影响呼吸道扩张肌的功能,胸腹部脂肪的过多堆积可使肺容量减少,可致功能残气减少,加剧了机体相对缺氧的程度。减肥能使咽部脂肪沉积减少,增加咽腔及上呼吸道的横截面积,明显降低呼吸暂停指数,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减少睡眠中断,从而使OSAS患者的病情得以改善。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可减轻体重、增强体质,但运动量、时间、强度要掌握好,防止发生意外。指导患者做适当的呼吸肌功能锻炼,如太极拳、呼吸操等增强呼吸肌肌力,改善肺功能。控制饮食,少吃糖类及脂肪,多吃蔬菜和蛋白质类食物。戒烟、戒酒和禁服镇静药物。睡眠姿势仰卧位会使舌根后坠,阻塞咽腔,一定要采取侧卧位,以右侧卧位为主。抬高患者头部有利上气道开放、通畅,可减轻打鼾憋气症状。

      OSAS是一种终生性疾病,治疗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过程,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病情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PSG监测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只有正确熟练的操作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才能对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参考文献】

      [1]AneoliIsrael S,Kripke D F,Klauber M R,et al.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in community dwelling elderly[J].Sleep,1991,14(6):486495.

      [2]李明娴,王莹,雷虹,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杂志,2005,7(5):295297.

      [3]王晓明,张丙芳,黄晨,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心脏杂志,2006,18(6):688690.

      [4]张蔷,陈宝元,张蕴.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血栓性脑血管病[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6):463465.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间歇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
    ↓下一篇: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改良方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