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120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26  浏览次数:542次

      作者:尹艮女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广东东莞 523322)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痰热清注射液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可并发支气管肺炎,也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近年来,随着检测方法的改进,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有所提高,达20.17%,已经超过了肺炎链球菌[1]。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120例明确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5.74岁,≥40岁94例。

      表现为首发咳嗽发热108例(90.0%),咳嗽呈刺激性干咳为主,痉咳20例,咳嗽伴有白色或黄绿色黏痰23例;发热多为中等度发热,弛张高热或不伴发热各12例,胸痛、胸闷24例,关节肌肉疼痛43例(35.8%),全身乏力72例(60.0%)。有肺部湿性啰音65例(54.1%),肺部干性啰音18例(15.0%);呼吸音低或消失13例(10.8%)。

      2.检测方法 120例患者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IgM抗体,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X线胸片或CT检查,84例送检痰细菌培养,常规痰检结核杆菌。诊断标准:间隔10~14天采集2次血清,以IgM抗体滴度呈现4倍或以上增高或减低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标准[2]。

      3.X线胸片或CT检查 X线胸片:病变位于左肺36例,其中位于上叶8例,下叶28例;位于右肺25例,其中位于上叶7例,下叶9例,同时累及中叶及下叶9例;另外59例双肺同时受累。表现为大片状阴影85例(70.8%)。CT表现:可见磨玻璃影56例,实变影22例,其中16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胸腔积液14例,胸膜肥厚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肺气肿影像改变12例。

      4.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30例(25.0%),降低17例(14.1%),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19例(15.8%)。C反应蛋白增高45例(37.5%)。痰细菌培养检出肺炎链球菌10例,流感嗜血杆菌1例,其中3例合并肺结核。10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MPIgM检测结果:106例血清MPIgM≥1∶160;14例MPIgM≥1∶80。恢复期复查血清MPIgM,其抗体滴度均上升4倍以上。

      5.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 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中32例(26.6%)合并肺外合并症,其中渗出性胸膜炎14例(左侧5例,右侧9例),轻~中度贫血4例,粒细胞减少17例;腹泻5例;心肌炎4例为心肌酶增高、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血糖增高11例。

      6.治疗及转归 所有病例确诊后给予阿奇霉素0.5 g,qd,联合痰热清注射液30 ml,qd静脉滴注,7~14 d 后改口服阿奇霉素颗粒2~3个疗程,合并中等量胸水者给予胸穿抽液,3例合并结核感染,加用抗结核药后2周体温正常;合并其它细菌感染的14例,同时给予头孢唑肟治疗;血糖增高者调控血糖水平,所有患者在治疗7~21 d 后复查胸片或CT检查吸收好转或痊愈出院,门诊随访,平均住院天数13.5 d。治疗后的影像学表现:105例患者在2~3周内病变全部吸收消散,另外15例吸收缓慢,其中4例患者在治疗4周后才逐渐吸收。讨 论 近年来随着病原学变迁,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没有细胞壁。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有人认为主要由于支原体穿过宿主呼吸道黏膜表面的黏液纤毛层,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上,此黏附作用与肺炎支原体表面的P1蛋白的末端结构有关。支原体肺炎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年,但近年来,中老年人发生支原体肺炎逐年增多,40岁及60岁以上的肺炎患者中,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均在15%以上[3~4]。本组平均年龄45.74岁,≥40岁共96例,占80%,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和刺激性干咳,早期大部分无明显阳性体征。故我们认为刺激性咳嗽超过1周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应尽早摄X线胸片或CT检查,了解肺部有无病变,检测血清MPIgM以明确诊断。

      本组通过X线胸片或CT检查显示:有接近一半的患者病变累及双肺,大部分发生于肺中下叶,85例(70.8%)为大片状阴影,CT可见56例呈磨玻璃影,22例见实变影,其中16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胸腔积液14例。C反应蛋白增高45例(37.5%);痰细菌培养检出肺炎链球菌10例,流感嗜血杆菌4例。由此可见,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多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必须查血清MPIgM方可确诊。

      由于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治疗上注意药物的选择,不要选用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等),而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首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等。目前比较推崇的治疗方案是阿奇霉素的序贯疗法,其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优于红霉素,对肺炎支原体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副作用轻,耐受性、药物依从性好。但近年来联合中成药治疗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105例患者在2~3周内病变全部吸收消散。痰热清注射液是我国第一个采取指纹图谱检测标准检测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具有抗菌、退热、祛痰、镇咳等功效。其主要成分是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方中黄芩、熊胆粉、山羊角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金银花具有抗菌作用,连翘有清热之功效。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本组有15例患者病变吸收较慢,可能与患者合并肺外并发症有关,这15例中有11例为糖尿病,4例为贫血,造成低蛋白血症和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应注重肺外并发症的处理,通过调整血糖和支持治疗,这15例患者病变吸收明显加快。

      本组观察表明,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明显缩短发热时间、咳嗽时间,消除肺部啰音,疗效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又宁,陈民钧,赵铁梅,等.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志,2006,29(1):32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1-655.

      [3]Talkington DF,Thacker WL,Keller DW,et al.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autopsy and openlung biopsy tissues by nested PCR[J].J Clin Microbiol,1998,36(4):1151-1153.

      [4]Miyashita N,Ouchi K,Kawasaki K,et 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the elderly.[J].Med Sci Monit,2008,14(8):CR387-391.

    ↑上一篇:阻塞性肺炎X线鉴别诊断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