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6-26  浏览次数:611次

      作者:王玲  作者单位: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8

      【摘要】目的:观察BiPAP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对15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及临床变化。结果:经BiPAP治疗后,15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明显好转,有效率80%。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

      【关键词】 BiP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BiPAP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of COPD with Type 2 Respiratory FailureWANG Ling(General Hospital of Fushun Coal Mine Bureau, Fushun, Liaoning 113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BiPAP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of COPD with Type 2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Fifteen COPD patients with Type 2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treated by BiPAP ventil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regular therapy.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changes of arterial blood gas in pre/posttherapy. Results After the therapy of BiPAP ,Twelve patients (80%) got benefit from the treatment.Conclusion BiPAP ventilation has good effect on COPD cases with Type 2 respiratory failure.

      Key words: BiPAP ventil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t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Z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常因呼吸道感染、气流阻塞、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呼吸肌疲劳而导致Ⅱ型呼吸衰竭。临床上常规以吸氧、抗感染、通畅气道、改善通气等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疗效,重症患者需机械通气治疗。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的广泛应用,使部分患者避免了气管插管或切开才能上机,减少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2003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治疗的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诊治指南》[1]。临床上发现嗜睡或意识模糊,动脉血pH<7.30,PCO2≥70 mmHg。经氧疗、抗感染、祛痰、解痉、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病情无改善。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58岁~81岁,平均年龄(67±6)岁;病程8 a~34 a,平均(14.5±6.5)a。

      1.2 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通气治疗;通气模式为S/T模式;通气参数:备用呼吸机频率14次/min~20次/min;IPAP(吸气相气道内正压)为12 cm H2O~24 cm H2O,EPAP(呼气相气道内正压)为3 cm H2O~5 cm H2O,氧流量为2 L/min~5 L/min;接湿化装置;据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指标调整通气时间;第1天累计时间不短于20 h,以后据病情及血气指标逐渐减少通气时间,至少连用3 d~6 d;观察神志、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外周血氧饱和度,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转归 以BiPAP通气治疗后,12例患者于2 h内呼吸困难减轻,心率降至100次/min以下,外周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其中9例患者于4 h内神智转清,3例于8 h内神智转清;3例治疗6 h后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无创通气有效率80%。BiPAP治疗有效12例,于辅助通气停止后继续常规治疗3 d~5 d,病情稳定出院。

      2.2 血气变化 经BiPAP治疗的12例动脉血气均有显著改善,见表1。

      表1 BiPAP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比较(略)

      2.3 不良反应 面部压迫感8例,上腹饱胀3例,口咽干燥6例。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气压-容积伤发生。

      3 讨论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随病情发展时PaO2进一步下降,PaCO2进一步升高,并出现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则危及生命。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气道阻力增高,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形成,使呼吸功耗增加,产生呼吸肌疲劳[2]。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吸气时有一个较高的吸气压,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同时改善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的状况,促使肺泡中氧向血液弥散,减少无效死腔气量[3]。呼气时PEEP可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防止肺泡萎陷,改善弥散功能,使肺泡内CO2有效排出,从而达到提高PaO2、降低PaCO2目的,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15例COPD并发2型呼吸衰竭患者经BiPAP无创通气治疗,12例迅速纠正了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了临床症状,避免了气管插管或切开及有创机械通气。传统机械通气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增加了患者痛苦,易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且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程序繁琐,费用高,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鼻)面罩CPAP已成为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最有效治疗措施之一,能降低PaCO2,减轻呼吸困难,从而降低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4]。对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适当放宽无创通气适应证,选择自主呼吸能与呼吸机配合,具有排痰能力,且无机械通气禁忌证者。同时尽早上机,及时帮助患者纠正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泵功能并促进咳痰,可有效地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使用前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鼻)面罩的必要性、正确的配戴方法等,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不断鼓励和安慰患者坚持使用呼吸机,提高依从性。(鼻)面罩大小及松紧舒适度,以增加舒适感,利于患者耐受。注意观察病情,注意湿化,指导患者间断咳痰以保证气道通畅,尽量用鼻呼吸,防止咽干、腹胀及痰栓形成,必要时置胃管排气,加强护理,均能更好提高疗效。在应用过程中若出现呕吐、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停用。对极度危重的呼吸衰竭或无自主呼吸者,无创通气尚不能替代有创通气。对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且引流不畅者宜尽早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创通气。总之,早期合理使用(鼻)面罩CPAP临床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患者痛苦小,更容易为患者、家属所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1460.

      [2] 王辰,商鸣武,董克武,等.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12216.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0134.

      [4] 孙德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慢性呼吸衰竭急剧加重的治疗原则与策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5):297.

    ↑上一篇:初次诊断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外周血DcR3含量的检测
    ↓下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肺癌32例诊治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