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肺结核并发肺癌 34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30  浏览次数:614次

      作者:刘勇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结核科,山东 东营

      【关键词】 肺结核;肺肿瘤;诊断;治疗

      肺结核并发肺癌在临床上较多见,以往报道较多,而肺结核化疗过程中继发肺癌的报道较少。1996~2006年,我院诊治住院肺结核病人1 560例,其中34例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继发肺癌,占2.17%,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44~71岁,平均61.3岁。有吸烟史者8例,每天吸烟1包以上。22例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现咳嗽、胸痛、气喘、血痰等症状加重,12例无明显症状。病人均是肺结核发病在先,肺癌发病在后,均以活动性肺结核收入院。本组病人均接受过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中的3或4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1.2 临床诊断

      本组浸润型肺结核22例(65%),其中16例结核病灶已稳定,6例在吸收好转过程中;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2例(35%)。所有病例均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经肺部手术、支气管镜或穿次活检证实为肺癌,其中鳞癌19例,腺癌13例,小细胞肺癌2例。

      1.3 X线改变

      肿瘤位于结核灶内及边缘者27例,占79.4%,其他部位7例,占20.6%。X线表现为在结核灶内或边缘出现病灶面积增大,密度增高,边界不清,呈团块影、球形密度增高影、空洞影,其中9例有浅分叶,8例有长短不等的毛刺。当肺结核与肺癌发生在同一部位时,由于缺乏特征性X线表现,不易区分,呈现边缘模糊絮状阴影,其中可见密度增高纤维条索状、结节状阴影。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胸部X线片,结核病灶吸收缩小,而在其他肺叶出现新的病灶或团块状阴影。

      1.4 治疗结果

      本组有19例行手术切除或姑息手术,后进行化疗;12例因各种原因未进行手术而进行单纯化疗;3例确诊后到其他医院治疗,失访。随访3年行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率为57.7%,未手术病人生存率为16.6%。

      2 讨 论

      肺癌多发生在肺结核瘢痕的基础上,文献报道肺癌与肺结核并存率为1.0%~4.2%,继发肺癌率为3%[1,2]。 本组为肺结核化疗过程中发生肺癌,占2.17%,以中老男性为多。病理类型以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多见。肺结核化疗过程中发生肺癌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结核病并发肺癌易漏诊:由于医务人员知识水平及临床经验不足,仅满足于检出癌细胞或找到抗酸杆菌而定论,对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缺乏认识,漏诊大多是由于癌性病灶较小,被掩盖在结核病灶内,经抗结核治疗后,结核病灶逐渐吸收,癌灶慢慢长大后才被发现。②结核病诱发肺癌:结核灶纤维化所致的局部支气管扭曲、扩张,支气管纤毛上皮被破坏,滞留焦油中的苯并荜和含有胆固醇的致癌物长期刺激及肺部的慢性炎症性改变,结核病变的慢性损伤和纤维瘢痕形成,均可导致病灶邻近部位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增长活跃和基因突变而诱发肺癌[3]。有研究显示,结核病变的纤维化陈旧瘢痕、空洞钙化灶等可刺激周围肺泡上皮化生从而导致肺癌,其发生率为4.1%~7.8%。③药物副作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对机体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利福平是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能使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增殖及抗体形成受阻[4]。据报道20年内的肺结核病人发生肺癌的危险度是一般人群的2.5倍以上[5]。④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肺结核在原发部位发生肺癌的可能性较大。⑤吸烟及其他因素:患肺结核的病人有长期吸烟史,可导致肺癌的发生;遗传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肺结核是肺癌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近几年来由于较早期肺癌的确诊率不断提高,加之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的开展和普及,全肺切除术逐渐减少,但对中晚期肺癌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减少开胸探查率。若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化疗中出现咳嗽、胸痛、血痰等症状加重,体质量减轻,原发病灶增大,密度增高,出现边缘较清的团块影及球形密度增高影,要意识到肺癌发生的可能,应及早采取有效检查措施,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陈综越,李继芬,杨淑玲,等. 肺结核合并肺癌105例对照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1994,33(8):544546.

      [2]宋兰英,赵彤,邓敏,等. 肺结核后肺癌的临床病理及试验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1997,13(7):494496.

      [3]韩展昭. 肺结核合并肺癌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1997,13(7):473474.

      [4]郑苇,高玉堂,汪仲贤,等. 肺癌与肺结核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 1998,11(3):135138.

      [5]田辉. 肺瘢痕21例临床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1999(4):317.

    ↑上一篇:肺泡蛋白沉着症早期诊断体会
    ↓下一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并分部位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