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胸水DNA异倍体及CEA测定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2-09-19  浏览次数:636次

      作者:胡蔚,田秀虹,赵惠杰,康欢  作者单位:吉林市第二中心医院 呼吸科,吉林 吉林 132001

      【摘要】 目的 探讨胸水DNA异倍体及癌胚抗原(CEA)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和36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胸水DNA异倍体及放射免疫方法测定CEA,比较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有21例DNA异倍体阳性,阳性率65.6%;良性胸腔积液组均为阴性。胸水CEA测定恶性组18例阳性,阳性率56.3%;良性组5例阳性,阳性率13.8%。两项指标良恶性组间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胸腔积液组DNA异倍体与CEA同时阳性或其中一项阳性者29例,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100%。结论 胸水DNA异倍体与胸水CEA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更大。

      【关键词】 DNA异倍体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常见原因为结核性胸膜炎和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目前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是胸水中查到肿瘤细胞,但敏感性较低,即使胸腔内已有明显肿瘤转移的患者,胸水病理检查仍可为阴性。临床上20%左右的胸腔积液通过常规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在原发病灶不清楚的情况下,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对病因诊断、下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对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和36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分别作胸水DNA异倍体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及病理细胞学检查,以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2年3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呼吸科因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共68例,其中恶性胸腔积液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45岁~88岁,平均年龄67.2岁;其中肺癌胸膜转移26例(肺鳞癌3例、腺癌19例、小细胞癌2例、病理类型不明确2例),乳腺癌胸膜转移4例,膀胱癌胸膜转移1例,胃癌术后1例。以上病例均经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病灶活检、胸水细胞学检查及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胸水中直接查到癌细胞者14例,均为腺癌。良性胸腔积液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8~78岁,平均53.6岁;其中结核性胸膜炎31例,脓胸2例,心力衰竭3例,均经胸膜活检、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胸水控制后2个月内未复发及临床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确定诊断。

      1.2 检测方法

      DNA异倍体采用美国产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 coulter)Epics 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将抽取的胸水标本静止沉淀,用塑料吸管沿瓶底取沉淀物3管并离心(1000r•min-1,5min),弃上清液;加4ml PBS缓冲液震荡混匀洗涤,离心(1000r•min-1,5min),弃上清液;将3管沉淀物用干净塑料吸管收集到一起,加70%冷酒精固定24h。次日,将已固定好的胸水标本取出离心(1000r•min-1,5min),弃上清液;加4ml PBS缓冲液震荡混匀洗涤,离心(1000r•min-1,5min),弃上清液,留取沉淀物,加1ml PI染液染色0.5h,上机检测至少1万个细胞。判断标准[1]:(1)出现DNA的非整倍体峰为恶性肿瘤细胞;(2)无明显的非整倍体峰,但有1个突出的四倍体峰和大于15%的S期细胞,并伴有G0/G1期CV值大于9%为恶性肿瘤细胞;(3)无明显的非整倍体峰,但G0/G1期CV值增大,并伴有10%~15%的S期细胞和1个突出的四倍体峰,诊断为可疑癌。

      胸水CEA检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正常值<15ng•ml-1,阳性值>20ng•ml-1。

      1.3 统计学处理

      两组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2例恶性胸腔积液组有21例DNA含量呈非整倍体或多倍体分布,阳性率65.6%;良性胸腔积液组均为阴性,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水CEA测定恶性组18例阳性,阳性率56.3%;良性组中5例阳性,31例阴性,阳性率13.8%,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A异倍体检测灵敏度为65.6%,特异度为100%,准确度83.8%;CEA测定灵敏度为56.3%,特异度为86.1%,准确度为72.1%。恶性胸水组中,DNA异倍体与CEA同时阳性或其中一项阳性者29 例,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88.2%。

      3 讨 论

      确诊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是胸水中找到癌细胞,但其阳性率太低,满足不了临床需要。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理想的肿瘤标志物。CEA是存在于癌和胚胎组织中的一种高分子糖蛋白,它首先作为结肠癌的诊断标志物应用于临床。目前作为腺癌的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且在小细胞肺癌和肺鳞癌患者中,其阳性例数也为数不少。CEA是目前肺癌及癌性胸腔积液诊断特异性较好、应用最广的标志物。CEA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40%~70%,特异度达5%以上[2]。本研究中,CEA灵敏度为56.3%,与文献报道相符。

      细胞核DNA含量是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其含量与倍体特征直接反映了细胞增殖的活跃程度,人体正常的体细胞均有较恒定的DNA二倍体含量,细胞癌变过程中伴随细胞DNA含量的改变,DNA非整倍体细胞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利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胸腔积液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异倍体的出现高度提示恶性胸腔积液[3]。也有观点认为在胸水中只要找到异常二倍体细胞,几乎皆为恶性肿瘤,从而使细胞形态学诊断方法变为定量诊断,为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提供了依据[2]。目前绝大部分文献报道FCM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时的特异度较高,而灵敏度偏低,有文献报道,采用FCM进行细胞核DNA定量分析,以异倍体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52%~94%[4]。本研究观察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DNA异倍体检测灵敏度为65.6%,特异度为100%,与文献[5]报道一致。若胸水DNA异倍体与CEA联合检测,则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灵敏度达90.6%,特异度为100%,准确度88.2%。因此我们认为,DNA异倍体分析是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当临床可疑而常规方法不能定性时,通过测定胸水细胞的DNA异倍体及CEA来综合评估,可提高诊断效率。

      【参考文献】

      [1]樊英,李龙芸.流式细胞仪DNA倍体分析用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癌症进展杂志,2005,3(3):249 251.

      [2]罗词文,李长生,胡浩.胸腔积液诊疗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8 135.

      [3]Unger K M,Raber M,Bedrossian C W,et al.Analysis of pleural effuseion using automated flow cytometry[J].Cancer,1983,52(5):873 877.

      [4]Janet S J,Eppich E,Greenebaum E,et al.Flow cytometry and feulgen cytopotometry in evaluateon of effuseions[J].Cancer,1987,59(7):1307 1313.

      [5]李桂宾,孙玉红,高颖.良恶性胸水的实验室检查新进展.临床肺科杂志,2005,10(3):361 363.

    ↑上一篇:舒利迭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