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沙美特罗与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10-17  浏览次数:683次

      【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与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平喘、镇咳、化痰、必要时吸氧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沙美特罗及氟替卡松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峰流速值(PEF),并对哮喘临床症状给予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与氟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具有较好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aimeterol combind with fluticasone in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88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44 cases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give relieving asthma, antitussive, phlegm, and, when necessary, such as oxygen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the basis of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combined use of saimeterol and fluticasone in, Both groups in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hree months was determined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a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and peak velocity value (PEF),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asthma to score. Results: The values of the FEV1,FVC and PEF in the two group were all increas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of the symptom score were all reduc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symptom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Saimeterol and fluticasone joint inhaled in treating bronchial asthma wit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asthma, sympto-ms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Asthma; Salmeterol; Fluticasone; Efficacy analysis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健康,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随着对哮喘的不断认识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近年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或β2受体激动剂临床疗效都不理想。我科将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雾化吸入应用于治疗哮喘,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科2007年10月~2010年10期收治的有2次以上完整肺功能检测结果、诊断为轻度及中度哮喘的患者88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1)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50%~80%;(2)2周之内未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未吸入及口服β2受体激动剂者;(3)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及严重的全身性疾患;(4)非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治疗前首次检测肺功能,治疗3个月后末次检查肺功能。88例中男性50例,女性38例,年龄17~60岁。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年龄、性别、治疗前病情的严重程度、疗程和气道高反应的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平喘、镇咳、化痰、必要时吸氧等对症治疗,观察组除以上对症治疗外联合应用沙美特罗50 μg及氟替卡松250 μg吸入治疗,每天均2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峰流速值(PEF),首次检查肺功能前48 h停止所有哮喘治疗药物的应用,末次检测肺功能时不停用药物,并且对哮喘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2]:(1)白天症状:无咳嗽、气急、胸闷、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者,为0分;症状较轻且间歇出现,仅仅轻微不适可能被忽视者,为1分;症状出现比较频繁及呈中度出现,表现不适及可影响正常活动1次者,为2分;症状持续出现及影响活动者,为3分。(2)夜间症状:夜间无症状出现者,为0分;夜间气喘偶憋醒者,为1分;夜间常常被憋醒,但仍偶可间断地入睡者,为2分;夜间不能平卧休息,端坐呼吸,不能入睡者,为3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

      两组治疗后FEV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用药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哮喘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 两组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的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反应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和免疫、神经、精神及内分泌、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变应原所致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基本机制[3],气道的炎症学说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4],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可逆性的呼吸道阻塞。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的发作,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避免出现不可逆性气流的受限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研究表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在分子水平有相互协同作用[5]。沙美特罗是选择性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具有高亲脂性,容易被细胞膜所摄取,可长时间作用于气道的平滑肌细胞上,从而产生较持久的支气管舒张作用,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高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较强,全身不良反应较轻;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哮喘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沙美特罗及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

      2 孙磊,韩爱娜,马宏君.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6):22-23.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S].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4 李素芬,龙苹.拮抗剂治疗儿童哮喘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11):1713-1714.

      5 Bpusquet J, Jeffery PK, Busse WW, et a1. Asthma: from bron-choconstriction to airways inflammation and remodeling[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1(5): 1720-1745.

    ↑上一篇:术前肠内营养对胃窦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下一篇:纳络酮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