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慢阻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7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4-07  浏览次数:596次

    何恩甫 黑龙江省集贤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三科(155900)

    关键词:慢阻肺;肺部真菌感染;预防;治未病;中医呼吸病学;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

    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多,尤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多见,是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探讨COPD患者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降低COPD患者的病死率,我们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7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中男性49例,女性23例;年龄

    52~77岁,平均(65.4±3.1)岁,65岁以上者50例(69.44%)。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或肺心病者45例(62.50%),严重心脑血管疾病5例(6.94%),自发性气胸6例(8.33%),糖尿病并多器官损害6例(8.33%),严重营养不良8例

    (11.11%)。其中发热42例(58.33%),伴咯血20例(27.78%)。胸部X线片或胸部CT示炎性改变55例,多发结节影12例,局限性片状致密影7例。白细胞计数>10.0×109/L者48例(66.67%)。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诊断标准[1]。病原学采集:72例中气管切开28例,予无菌吸痰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置于无菌管内立即送检,余44例患者漱口后弃去前两次口痰,取以后的痰送检,并以连续2次痰培养示真菌感染者确定诊断。

    1.3 治疗方法 肺部真菌感染一旦确定,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立即加用抗真菌药物,同时调整抗生素的用量及根据病情减少或停用激素,并加强支持治疗。抗真菌药物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氟康唑或二性霉素B。氟康唑轻者口服,首剂400mg,以后200mg/d;重者予静脉滴注,200~400 mg/d,疗程1~3周;二性霉素B初始每日0.1mg/kg,以后逐渐增加剂量,7天后每日0.7mg/kg,疗程1~3个月。治疗期间观察症状、体征、痰培养变化,随访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检查。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感染的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片示炎症完全吸收,痰培养转阴。好转:感染的症状、体征好转,X线胸片示炎症大部分吸收,痰培养阳性。无变化:感染的症状、体征无好转,X线胸片示炎症没有吸收,痰培养仍阳性。

    2.2 疗效 所有患者在真菌感染前均使用过抗生素1~4周。本组共使用抗生素22种。其中应用3种以上者42例(58.33%),4种以上者18例(25.00%),使用最多的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后1周内发生真菌感染16例(22.22%),2周内40例(55.56%),2周以上16例(22.22%),55例同时使用了糖皮质激素

    (76.39%),主要为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治愈48例(66.67%),好转10例(13.89%),无变化6例(8.33%),死亡8例,病死率11.11%(见表1)。痰培养的真菌谱为:白念珠菌43例(59.72%),热带念珠菌8例,克柔念珠菌4例,酵母样菌12例,曲霉菌5例。见表1。

    3 讨论

    3.1 易感因素 (1)抗生素的应用: 由于COPD 患者反复感染, 病情加重, 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而真菌得于生长、繁殖, 导致菌群失调、真菌感染[2]。本组中使用抗生素3种以上者42例,4种以上者18例,另外抗生素对重要脏器有损害作用, 有利于真菌生长, 长期使用抗生素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2)长期激素的应用:因为COPD 患者急性发作时经常使用激素来解痉、平喘、改善呼吸困难, 长期使用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 从而导致真菌感染。本组有55 例, 占76.39% , 经常使用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3)高龄: COPD 都是发生在老年患者, 随着病程的延长,机体抵抗力减低, 易出现真菌感染。(4)营养状况差: 由于病程长, 长期卧床消耗大, 易出现营养差、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低下或合并糖尿病而出现真菌感染。(5)侵袭性操作: COPD患者由于痰多、低氧血症, 经常要吸痰、应用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腔穿刺等, 这些均是易感因素。有人对住院病人带真菌检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腔孔、黏膜、皮肤等处带真菌率达88.73% , 故侵袭性操作会增加真菌感染机会。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机械通气、糖尿病是肺部真菌感染四大因素,其中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是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3.2 防治对策 COPD患者真菌感染一旦发生, 往往病情重、疗程长、预后差。因此, 应克服重治轻防的倾向。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对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认识, 尤其对高危人群应保持警惕, 体检口腔黏膜有无白斑, 痰液黏稠可抽出长丝往往提示有霉菌感染, 此时应及时送检痰液以确定病原菌。一旦确诊真菌感染, 根据药敏,应及时给予抗真菌药物适量、足疗程治疗。严格掌握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的适应证,应尽量根据药敏选用窄谱抗生素, 避免滥用和频繁更换抗生素。对糖皮质激素依赖者尽量以雾化吸入代替全身用药。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管及吸痰等介入性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适时使用白蛋白以及新鲜血浆, 有利于增强和保护免疫功能。对免疫力低下者, 可注射胸腺肽等提高免疫功能。F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实用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6):108.

    ↑上一篇:中药方剂治疗喉源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扶正固本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