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652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通常是由呼吸道的感染阻塞、通气功能阻碍及呼吸肌劳累等因素造成的重型呼吸衰竭,即 Ⅱ型呼吸衰竭。给予临床上药物、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后,疗效不佳,需进行气管插管后的机械通气治疗。但有创的通气治疗将加剧病患的疼痛,加上住院费高、并发症多等因素,通常选用BiPAP呼吸机的无创通气治疗,以有效改善病患的肺通气量、 CO2潴留、肺氧合的功能等[1-2] 。并且该方法使用简便,适应性好,脱机方便,明显降低了有创的通气率。回顾性分析2011年 5月~2012年7月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临床资料,男35例,女25例,年龄65~70岁,平均66.5岁。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将所有患者分成A组与B组,每组30例。除了咯血、气胸及气道分泌物多而咯痰困难的患者外,两组病患的年龄、病程、血气分析、呼吸频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两组病患在接受抗感染、祛痰、平喘、呼吸道通畅等常规的治疗后,B组患者采用药物与低流量的吸氧治疗方法;而A组30例患者则是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选取适合的面罩、鼻罩、单向阀等,并利用软帽固定。选用S/T通气模式,设置呼吸频率为15~21次/min,IPAP由开始的 11~13 cm H2O至后面的17~19 cm H2O(1 cm H2O=0.098 kPa), EPAP为3~5 cm H2O,以面罩旁孔作为给氧通道,吸氧流量为 5~6 L/min。保持外界血氧的饱和度超过91%,开始1~3 d除给患者饮食、咯痰外,维持通气状态,待其病情稳定后再减少通气的时间[3] 。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给予两组患者有效的治疗后,其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其中采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的A组患者,其疗后5 h 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有所降低(P>0.05),且相比于治疗前和B组,其疗后1 d PaCO2、pH值、PaO2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疗后1 d PaO2有明显升高(P<0.05), PaCO2与pH值虽有所改善,但直至2 d后PaCO2才改善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疗后血气分析情况见表1。

    3 讨论

    所谓急性COPD,通常是由呼吸道的感染阻塞、营养不良等因素,促使呼吸道发生病变而引发的水肿、支气管的痉挛、炎性充血等重症。又因呼吸道的通气量不稳,最终导致PaCO2明显上升,PaO2降低,进而引发重型呼吸衰竭。针对这一疾病,临床上虽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但其疗效并不显著,对呼吸功耗的降低作用非常有限。而有创机械的通气治疗效果虽然显著,但经过气管切开手术后,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多,易于引发呼吸机肺炎的后遗症。加上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费用较为昂贵,更加加剧了病患的负担。相关报道显示,无创通气治疗是采用面罩作为机体界面的通气渠道,除不需要构建相应的人工气道外,还能保全上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和生理湿化功能,减轻病患疼痛。文中A组患者在采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后,其疗效得到肯定,与上述报道相一致。 BiPAP实为PSV与PEEP的组合体,是利用IPAP帮助病患抵抗气道的阻力,以改善呼吸肌的过度疲劳状态,不仅提升肺泡的通气量,而且还能有效改善肺部气体的分布失衡状况,以及减少死腔气量的呼气压[4] 。另外,EPAP也对内源性的呼气末正压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能促进支气管的扩张,减免细支气管的通道被封,改善通气,预防肺泡萎缩,纠正通气的血流比等,真正实现了降低PaCO2,提升PaO2的目的。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BiPAP无创通气治疗后5 h PaO2,1 d后PaCO2、pH值等均得到显著改善,并且疗后患者血气分析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B组(P<0.05)。对此,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而言,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呼吸道的气体循环,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纠正酸中毒,以及大大提升了COPD的治疗质量等。文中A组病患IPAP由开始的11~13 cm H2O至后面的 17~19 cm H2O,EPAP为3~5 cm H2O,且保持外界血氧的饱和度超过91%后,其的临床疗效显著。因此,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使用简便,适应性好,脱机方便,能明显降低有创机械的通气率,从而有效改善病患的肺通气量、CO2潴留、肺氧合的功能等。总之,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除使用 BiPAP无创通气辅助外,积极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以及依据患者病情适时调整治疗措施等也是十分关键。

    4 参考文献

    [1] 毕景春,王淑惠.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25(3):446.

    [2] 邹正秀.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0例疗效观察[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1(2):569.

    [3] 卢经伟,邹 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2010,31(6):825.

    [4] 吴永泉,梁荣章,翁端丽.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69例疗效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30(6):790. [收稿日期:2013-04-10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改良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下一篇: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与布地奈德吸入剂对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