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小儿清热宁颗粒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666次

      在医学临床治疗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类型,治疗中滥用抗生素不利于患儿的健康,并且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运用小儿清热宁颗粒开展对症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患者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1~11岁,平均6岁。全部患者就诊时均伴有体温升高、咳嗽以及咽喉肿痛和扁桃体肿大等方面症状。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全部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本组患儿均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肝肾功能损害,病程不超过48 h,体温大于37.5°,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出现异常,临床具有体温升高、咳嗽以及咽喉肿痛和扁桃体肿大等方面症状。 1.3 疗效评定:临床治疗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痊愈、显效及有效总人数统计为总有效人数。痊愈:开展治疗72 h内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并观察72 h未出现反弹,咳嗽以及咽喉肿痛和扁桃体肿大等方面症状消失,血象指标恢复正常值;显效:开展治疗72 h内体温降至正常范围,并观察72 h未出现反弹,咳嗽以及咽喉肿痛和扁桃体肿大等方面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缓解,血象指标接近正常值;有效:开展治疗72 h内体温有下降并出现反弹现象,咳嗽以及咽喉肿痛和扁桃体肿大等方面症状有所缓解或部分消失,血像指标有改善;无效:无上述指标[1]。 1.4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运用小儿清热宁颗粒进行口服治疗,4 g/包,5岁以内患儿剂量为4 g,2次/d,超过5岁患儿剂量加倍[2]。对照组患儿运用双黄连口服液进行口服治疗,10 ml/支,3 岁以内患儿剂量为10 ml,3次/d,超过3岁患儿剂量增加50%。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再使用其他种类药物,3 d为1个疗程。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有可能引发心肌炎以及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对患儿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其发病机理主要为病毒引发,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临床治疗中侧重于开展抗生素治疗,在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更为常见,部分药物在使用上属于预防性质,能够增加患儿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3]。运用中药抗病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小儿清热宁颗粒制剂主要成分为黄芩、板蓝根、金银花以及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和柴胡、羚羊角粉等,有效成分中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具有强烈的杀菌抗毒功效,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流 感杆菌、呼吸道合孢病毒等作用更为显著,对于患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增强方面作用明显,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对控制感染方面发挥作用[4]。本研究中,治疗组运用小儿清热宁颗粒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出现不良反应人数为1例,不良反应率为2.5%,而对照组运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总有效率为77.5%,出现不良反应人数为4例,不良反应率为10%,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小儿清热宁颗粒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具有临床使用推广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姚瑞华.小儿清热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7(8):269. [2] 马晨晨.小儿清热宁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9例报告 [J].中原医刊,2009,5(4):159. [3] 王俊雅.小儿清热宁与尼美舒利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9例[J].医药导报,2009,11(2):89. [4] 邱丽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11,4(1):66. [收稿日期:2013-03-27 编校:潘宏竹]

    ↑上一篇:螺旋CT肺动脉造影征象演变与治疗转归、肺动脉栓塞临床预测评分一致 性分析
    ↓下一篇: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