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746次

    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给药方式同时也是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的就是静脉输液。据近年来的统计,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达到90%~95%。因其具有疗效快、刺激小、给药迅速等优势,静脉输液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广大患者并不熟知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各种并发症,静脉输液并发症一旦出现,一方面引发了护患之间的纠纷,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为了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应熟悉可能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在治疗中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520例2011年4月~2012年11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26例,女194例,年龄16~75岁,平均45.5岁。两组患者在疾病构成、用药情况、性别以及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分为钢针静脉输液组与静脉留置针组。

    1.2方法:以5 ml生理盐水封管,置管留置时间最长360 h,最短1.5 h。175例静脉留置针组中,包括手背静脉100例,肘部静脉13例,踝部大隐静脉22例,腕部静脉28例,颈外静脉12例。345例钢针静脉输液组中,包括踝部大隐静脉40例,腕部静脉50例,手背部静脉203例,肘部静脉32例,颈外静脉20例。

    1.3观察指标: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渗漏、导管阻塞率、皮下血肿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来比较率和均数,检验水准α=0.05。

    2 护理

    2.1加强输液管理:护士应该及时巡视注射部位,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渗出、疼痛及局部皮肤的颜色,多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感受。严格遵循手的卫生消毒原则和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输液和在瘫痪的肢体上行静脉输液和穿刺,避免在肢体屈曲的部位进行注射。协助患者在静脉输液中回到病床上或者下床。

    2.2留置针的选择:留置针型号较多,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年龄选择型号适合的套管针。血管弹性差的高龄患者,通常选择7号头皮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的同时不得不增加穿刺次数。一般婴幼儿及儿童选择24G的较多,而血管弹性好的年轻患者多选择22G或20G。检查即将使用的留置针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也要检查针头斜面有无倒钩、是否粗糙。

    2.3穿刺血管的选择:应以保证输液、输血顺利通畅,便于麻醉师抢救或用药且不妨碍手术者的操作为原则为手术患者选择穿刺血管。正常情况下应选择血管充盈弹性好、远离关节、静脉瓣及走向直的血管。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血液的补充和药物的输注是低血容量性休克护理的关键[1]。

    2.4并发症的护理:护理人员每次输液前后都应检查静脉走向有无硬化及痛、肿、红、热和穿刺部位,发现患者有不适或异常要立即拔管并且停止在此部位输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应根据医嘱对合并感染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应用酸镁溶液湿敷,也可以用金黄散局部外敷并制动抬高。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留置针部位重新进行穿刺,抬高患肢或局部热敷来减少水肿并且叮嘱患者减少外渗肢体的活动[2]。

    3 结果

    两组各种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静脉留置针组中导管阻塞和静脉炎发生率均高于钢针组,皮下血肿及渗漏均低于钢针组。留置针组59例各种并发症中皮下血肿、渗漏5例,导管阻塞25例,静脉炎32例;钢针组分别为77例、20例、6例和23例。留置针组中同时并发导管阻塞者和静脉炎者3例。进一步研究表明,静脉炎发生率与留置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患者留置时间>96 h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留置时间<96 h的。详见表1。

    4 讨论

    尽管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不是必然的,但是不良反应却在所难免,其不仅影响着护患关系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了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证静脉输液的医疗安全。护理工作者有必要在工作中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并提高对静脉输液并发症的了解与认识,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消除医疗安全隐患。本文就我科静脉留置针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原因与钢针治疗组进行对比研究并做出了统计。患者的疾病状态、对留置针的认识、血管的选择、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水平、封管液的选择、年龄、用药的顺序、封管技术的应用、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医生对药物的选择、无菌操作技术的使用、置管后观察等都可能引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利益,应对每个因素认真的评估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置管方案。

    5 参考文献

    [1]张玉华,马玲.烧伤患者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J].吉林医学,2008,29(24):2381.

    [2]姜向文,急诊静脉输液并发症及其护理预防措施[J].华夏医学,2012,25(4):629.

    ↑上一篇: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经气切套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
    ↓下一篇: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法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