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护理安全管理在肺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2-12  浏览次数:733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出现,医院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增加,安全事故增多,严重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1]。我科为肺科,入住的老年患者占绝大多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肺科病房患者的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特别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大咯血、自发性气胸的夜间病死率高。因此,依照护理程序做好夜间患者护理极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同期肺科住院老年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61~90岁,平均(72.3±6.4)岁;COPD42例,肺结核伴咯血22例,呼吸衰竭17例,肺癌6例,肺部感染13例;合并症:合并糖尿病16例,高血压者20例,肺源性心脏病15例。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有效结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具体内容:①环境因素:病房内干净整洁,清除病房内、走廊内障碍物,地面平整并保持干燥。床单位物品摆放整齐,减少锐利坚硬、危险物品的摆放如:热水瓶等。病床使用床栏,走廊及马桶边安装扶手。病房及走廊内光线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②患者自身因素:嘱患者穿防滑拖鞋并在卫生间、开水间放置防滑垫,COPD患者指导患者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手脚运动功能训练,提高呼吸肌运动能力。对长期卧床患者,及时进行翻身、拍背排痰,白天一般1次/2d,夜晚1~2次/4h,防止痰窒息。嘱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床边排大小便。嘱患者缓慢改变体位、防止体位低血压发生。输液时嘱患者不能自行调滴数。③不良心理情绪: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亲情式服务,使患者有家的感觉,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及时对不良心理情绪有效的疏导。④医源性因素: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操作流程及护理常规,对患者用药时严格“三查七对”,注意药物的药性应用和配伍的原则。改进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完善使用腕带作识别标识制度,各项护理操作前核对患者腕带。⑤ 护理人员因素,加强护理基础技能的训练和专科理论的培训,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强化法制及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安全管理效果评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据对老年患者胃肠道反应、心理障碍、跌倒、误伤、烫伤、坠床、窒息等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和差错事故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实施后安全管理效果评分情况。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安全管理效果评分情况比较:详见表1。2.2 两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比较:详见表2。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我科老年患者多,因年龄增长,生理功能下降,体能状态差,在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如跌倒碰伤、窒息、压疮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多,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上升[2]。本研究通过总结安全隐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病房环境光线差或过于刺激,病房家具棱角多,地面不平整、有积水或太滑,病房内物品摆放凌乱,如热水瓶、玻璃制品等特别危险,卫生间、开水间无防滑垫及警示语。②患者因年纪过大,身体各项生理功能衰退,听力、视力减退,自我保护和防御能力下降,易发生摔倒、窒息。同时老年患者长期卧床者居多,患者咳嗽排痰能力下降,全身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下降,压疮、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增多,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③老年患者具有敏感、猜疑、失落、固执己见、易激怒等心理特点,患者对诊疗产生疑虑态度,造成患者出现不良的情绪且很可能将不满情绪发泄在护理人员身上,一旦与医护人员有摩擦或言语冲突,易在护患之间产生争执,可能影响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我科采用亲情服务方式,多陪伴患者,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使患者有家的感觉,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增加护患间的信任度。解释病情时更耐心,更细心,介绍其他患者成功治疗的经验,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④老年患者因合并症较多,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缓、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供血减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通气障碍,易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加重[3]。⑤因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技能不扎实,病情观察能力不足,对疾病发展预见性不足,责任心不强等造成输液时输错液、加错药物、喊错名字等差错事故发生。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一切从患者出发,学会换位思考,执行工作护理程序化、制度化,以保证老年患者护理安全。总之,护理安全管理在肺科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后,有效地防范了护理差错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保障老年患者住院安全。

    4 参考文献

    [1] 乔晓洪,吴晓敏.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安全管理探讨[J].社区卫生保健,2009,8(6):434.

    [2] 奚翠云,陈雪云,曾柳芳,等.在老年患者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16(7):30.

    [3] 钟国隆.生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

    [收稿日期:2013-09-24 编校:朱林]

    ↑上一篇:29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下一篇:老年性肺癌的诊断特点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