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885次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加快患者康复时间。护理工作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服务时可能存在一定风险,主要集中在护理操作、配合抢救等环节中。而这种风险在呼吸内科中表现更加明显,因为护理人员接触的主要是呼吸道病原体,使得护理人员交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对照组男49例,女51例。两组年龄范围均在25~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组:①注重细节处理: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为密切,较易发生意外事件,因此要在护理中不仅要对患者细心,注重细节处理,还要对自身安全进行防护,降低护理风险[1]。如在进入病区时护理人员应穿好隔离服,使用科学方法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在污染后应及时更换口罩,将换下的口罩应进行集中消毒杀菌,养成良好护理卫生习惯,以预防经空气传染的呼吸道疾病。另外还需保持空气流通,在病区放置空气消毒机,对较为严重的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重点处理患者床铺、床头及地面。②预防针刺伤:对于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废弃物的处理和丢弃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加强对针器的安全管理工作。禁止回套针套,若必须回套时,则使用单手回套法,尽快将使用过的针头或锐器扔到耐刺容器中,在使用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仔细操作,以避免刺伤自己或他人。③加强心理护理:通过营造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心理知识的辅导学习,通过学习掌握相关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身环境适应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加强自身抵抗力,按免疫程序接种相关疫苗,通过这一系列防护措施减少受潜在风险因素的损伤。

    1.2.2 对照组: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各大医院的呼吸内科在护理的过程中潜在的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理因素: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注射、置管等操作时,容易被针头刺伤和药瓶割伤,尤其是在将针套套回针尖、分离注射器及处理医疗垃圾时等操作时造成血液感染,另外紫外线产生的辐射和臭氧同样存在潜在危害 [2]。②化学因素:护理人员由于经常接触各种消毒剂如甲醛、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液等毒害性较强的液体,容易对人体皮肤、呼吸道和神经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轻则引发皮炎、鼻炎、哮喘等,重则直接导致中毒及致癌[3]。③生物因素:通常细菌感染会由于接触时间和次数的增多增加感染风险,而护理人员较易接触到患者血液、唾液、伤口分泌物等形成接触污染,其中最易感染的则为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系统疾病,使护理人员暴露在高风险感染环境中[4]。④心理因素: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长期面对大量疾病和死亡现象,产生的负面情绪会从精神和态度方面对护理人员造成影响,再加上潜在职业风险时刻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是医疗活动的直接实施者,需要长期、密切地域病患打交道。而呼吸内科因其自身特点是护理工作的高风险传染科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保护,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4 参考文献

    [1] 刘方芝,栾明霞.呼吸内科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管理措施 [J].内蒙古中医药,2011,6(23):11.

    [2] 李文玉.临床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探讨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2(12):5.

    [3] 付 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9,6(22):8.

    [4] 戴青梅.国内外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齐鲁护理杂志,2009,13(3):16.

     

    ↑上一篇: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一篇: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临床探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