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柴胡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20  浏览次数:74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谭朝晖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杨兵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胡红松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谢丽华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段进粮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表明,FD合并抑郁、焦虑症占32.3%~47.8%[1]。精神因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并可诱发或加重该病,影响患者预后。3年来采取疏肝理气法,用柴胡疏肝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FD患者71 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1 例FD患者均为2006年10月—2009年5月门诊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5 例,男16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38±7) 岁,治疗组36 例,男18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35±6) 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标准: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和没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证据,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经内镜检查未发现肿瘤、溃疡及糜烂等器质性病变;实验室、超声波及X线检查未发现心、肝、肾、胆、胰及肠道等器质性病变;无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癫痫、精神病。入组患者中医分型均为肝郁气滞型(入选标准采用1987年芝加哥国际性专题工作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

    1.2 用药方法

    中药组:柴胡疏肝汤(由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组成),每天1剂,1煎2次服用,临床随症加减。对照组:黛力新2片,早晨服用,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均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按症状轻重记分,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症状评分:0分无症状;1分为偶可出现(轻度);2分为经常出现(中度);3分为持续存在(重度)。考核FD主要是症状中的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根据症状积分变化综合评定疗效,症状积分降低>75%为显效,积分降低>50%为有效,积分降低<50%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治疗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 不良反应:对照组有头昏2 例,口干2 例,恶心1 例,大便干燥1 例,失眠1 例。治疗前后两组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

    3 讨 论

    FD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病之一,约占胃肠门诊的20%~40%。FD不是单纯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而是与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由社会心理决定,而非胃肠道的病理生理机制所决定[3]。FD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4],约有54.2%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FD患者脑肠轴功能的异常,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胃肠道症状发生,提示通过在不同的层面调整脑肠轴功能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黛力新是三氟塞吨和美利曲新的合剂,可提高脑内突触间隙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从而具有抗抑郁焦虑的作用。

    FD属于中医学“郁症”,其病位在胃,不仅和脾胃功能直接相关,与肝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肝失疏泄,木郁不达,直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采用《景岳全书》的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FD。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和营柔肝;枳壳行气消痞;川芎、香附活血行气。诸药合用,使肝疏泄条达,脾升胃降功能得复,进而能够恢复胃动力,消除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纳呆、早饱等症。柴胡、枳壳有增强胃肠排空功能,白芍有调节消化道平滑肌功能,可抑制胃液分泌,促进胃排空。

    本研究结果表明,柴胡疏肝汤和黛力新均能有效治疗FD,且柴胡疏肝汤更能显著改善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控制伴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从而解除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而无明显不良反应,显示了中医药治疗FD的强大优势,但巩固长期疗效、防止复发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岩,王学清,张宁,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7):428429.〖1〗

    [2]黄可成,陈寿菲.功能性消化不良2 118例临床治疗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3:11.〖1〗

    [3]Van Ouderhove L,Joris V,Geerates B,et al.Determinants of symptom severity and weight los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J].Gastroenterology,2006,130(Supp12):A38.〖1〗

    [4]胡品津.功能性消化不良[M]∥王吉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7459.

    ↑上一篇:急诊胃镜诊治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下一篇:苗族人群幽门螺旋杆菌CagA因子与胃癌的相关性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