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泮托拉唑联合格拉司琼防治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27  浏览次数:585次

        作者:道俊    作者单位:443003湖北宜昌,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摘要】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与格拉司琼+地塞米松联用治疗肿瘤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25例化疗所致难治性呕吐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下一周期化疗中泮托拉唑组予泮托拉唑+格拉司琼+地塞米松,对照组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泮托拉唑组在预防食欲不振、抑制恶心、呕吐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头晕、腹痛、便秘、乏力、颜面潮红、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格拉司琼防治化疗药物所致消化道反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泮托拉唑 格拉司琼 化疗 消化道反应

        消化道反应尤其是恶心呕吐是肿瘤化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拒绝进一步化疗。虽然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格拉司琼等高选择性、高效力的5HT3受体拮抗剂,但30%的急性呕吐仍不能控制,所以有效防治呕吐的发生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将125例接受联合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泮托拉唑+格拉司琼+地塞米松,对照组使用格拉司琼+地塞米松的止吐方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共125例均为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在我院化疗常规应用格拉司琼急性呕吐仍为Ⅲ~Ⅳ度的恶性肿瘤病人,其中男66例,女59例,年龄28~64岁;其中肺癌62例,乳腺癌33例,胃癌4例,大肠癌14例,黑色素瘤5例、卵巢癌7例。在下一周期化疗中随机分为两组,泮托拉唑组予泮托拉唑+格拉司琼+地塞米松,对照组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所患恶性肿瘤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化疗方案:依据病种不同,联合化疗药物也不同,但所有入选病例均采用含铂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具体化疗方案如下:肺癌“NP”及“TP”方案;乳腺癌“TP”方案;胃癌“FOLFOX4”、“TP”方案;大肠癌“FOLFOX4”方案;黑色素瘤“CVDⅡ方案”;卵巢癌“PC”方案。

        1.2  止吐药的给药方法  泮托拉唑组: 泮托拉唑注射剂40 mg+格拉司琼注射剂3 mg+地塞米松注射剂5 mg;对照组:格拉司琼注射剂3 mg+地塞米松注射剂5 mg。均于化疗前30~60 min静脉给药。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WHO评价标准进行,止吐作用分级:0:完全有效,无呕吐; 1:显著有效,呕吐次数1~2次/d;2:轻度有效,呕吐次数3~5次/d;3:无效,呕吐次数>5次/d。抑制恶心作用分级;0:完全有效,无恶心;1:显著有效,轻度恶心不影响进食;2:轻度有效,中度恶心影响进食;3:无效,频发严重恶心。食欲分级: 0:进食正常,1:进少量固体饮食,2:进少量流食,3:不能进食。以控制呕吐和恶心完全有效及显著有效、食欲为进食正常和进少量固体饮食病例数、每组的全部病例数计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应用SPSS10.0软件包,用χ2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1.1  两组对化疗引起呕吐的疗效比较  泮托拉唑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7%、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见表1。表1  两组对化疗引起呕吐的疗效比较表2  两组对化疗引起恶心的疗效比较

        2.1.2  两组对化疗引起恶心的疗效比较  泮托拉唑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8.4%、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见表2。

        2.1.3  两组对化疗引起食欲不振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1%、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见表3。表3  两组对化疗引起食欲不振的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方案引起的便秘、头痛、头晕、腹痛、腹泻、乏力、口干、失眠、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4  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的机制包括外周机制、中枢机制、大脑皮质机制、前庭机制、味觉、嗅觉的变化,心理因素等。外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二是刺激胃肠道组织释放神经递质。在急性呕吐中,抗肿瘤药产生的细胞毒素刺激肠道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激活5HT3受体,经迷走神经传入化学感应区和呕吐中枢的作用最明显[14],高亲和性的的5HT3受体拮抗药的应用使急性呕吐的症状得到了极大改善,格拉司琼是高选择性、高效力的5HT3受体拮抗药,能有效地阻止5HT3受体的信息传导,控制恶心、呕吐的发生,其半衰期为9 h,静脉注射3 mg有效防止恶心、呕吐超过24 h[4],MASCC和NCCN指南推荐应用中、高度致吐性化疗药物时予5HT3拮抗剂+地塞米松镇吐,有效率约70%,但在强致吐药物化疗中仍有约30%的病人呕吐难以控制[5],这是因为上述其他机制的作用,其中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不容忽视。临床常用止吐药物如胃复安作用于呕吐中枢和化学受体感应区,但镇吐作用弱,大剂量应用时,锥体外系副作用明显增加,对高致吐性化疗药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低,镇吐作用不满意。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特异的PPI,不影响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活性[6],它是二烷氧基吡啶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靶位专一性和酸的稳定性,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黏膜细胞的H+/K+ATP酶,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入胃腔,从而使胃液中的胃酸量明显减少[7],迅速提高胃内pH值,减轻强致吐化疗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促进黏膜损伤的修复。本文予泮托拉唑与格拉司琼+地塞米松联用,明显提高了强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消化道反应的控制率,未增加不良反应,除失眠较多发生外,其他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的格拉司琼不良反应相仿[8]。近年来北美欧洲和南美应用NK1受体阻滞剂aprepitant提高中、高度致吐性化疗药物呕吐的控制率[9,10],但价格昂贵,目前国内尚难推广,本研究予泮托拉唑+格拉司琼+地塞米松取得了较好疗效,且价格便宜,有较高的效价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贡心燕.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13211323.

    [2] Wolf H.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the 5HT3 receptor antagonists[J]. Scand J Rheumatol, 2000, 113(Suppl):3745.

    [3] 孙菁,袁耀宗. 5羟色胺受体药物与胃肠疾病[J].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 2001,21(4): 2125.

    [4] 雷妍玮.盐酸格拉司琼对含顺铂联合化疗中的止吐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2001,15(5):465471.

    [5] 张晓静,张频.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 2006, 4 (4):348353.

    [6] Zech K, Steinijans VW, Huber R, 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drug interactionsrelevant factors for the choice of a drug[J]. Int J Clin Pharmacol, 1996,34(Suppl 1):36.

    [7] 袁伟建,邹益友,刘家双.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注射剂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胃酸抑制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1): 685686.

    [8] 石庆平,桑冉. 格拉司琼预防化疗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6,11(3):332335.

    [9] Hesketh PJ,Grunberg SM,Gralla R J,et al.The oral neurokinin1 antagonist aprepita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A multination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in patients receiving highdose cisplatin. The Aprepitant Protocol 052 Study Group[J].J Clin Oncol,2003,21(22):41124119.

    [10]PoliBigelli S, RodriguesPereira J,Carides AD, et al. Addition of the neurokinin1 receptor antagonist aprepitant to standard antiemetic therapy improves control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J]. Cancer, 2003,97(12):30903098.

     

    ↑上一篇:支气管囊肿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1例肠内营养治疗体会
    ↓下一篇:食管癌中uPA、uPAR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