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0-04-12  浏览次数:647次

      作者:董艳芝 庞冬运  作者单位: 274933 山东巨野,巨野县大义卫生院 

      【摘要】 目的 评价短期应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d,B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d,两组均为po,qd,疗程共7天。于用药前1天,用药后第1、4、7天,按标准对上腹痛、反酸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有无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果 雷贝拉唑组上腹痛消失率用药后第1天为67.5%,第4天为95.0%;奥美拉唑组上腹痛消失率用药第1天为17.5%,第4天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服药第7天,雷贝拉唑组上腹痛消失率为97.5%,奥美拉唑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均为强效、安全的抑酸药物,但雷贝拉唑起效更快。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奥美拉唑

      目前公认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尽管第一代PPI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存在个体差异大、起效慢及作用不稳定等缺点。雷贝拉唑为新一代PPI,由于pKa值高,能快速抑制胃酸分泌;雷贝拉唑的抑酸效果是否优于其他PPI,我们通过对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正常人胃内酸度的影响来评价雷贝拉唑的抑酸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符合以下条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入选前1周经内镜诊断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具有上腹痛、腹胀、嗳气及反酸等症状;年龄18~70岁;0.2cm≤溃疡直径≤2.0cm;患者自愿参与本项试验;用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身高、体重,并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红素]、肾功能(尿素氮、肌酐)等实验室检查,且无异常发现。(2)排除标准:有食管手术史;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卓-艾综合征;出血及幽门梗阻;食管糜烂或溃疡;存在其他消化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妊娠及哺乳妇女;对该药过敏者;入选前1周内曾应用过其他任何类型的质子泵抑制药或H2受体拮抗药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对照研究。共入选病例80例,A组40例,B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资料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存在腹痛、反酸、嗳气和腹胀等症状的患者所占比例以及腹痛严重程度记分差异也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药品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每片10mg,批号:010672);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胶囊,无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每粒20mg,批号:08018)。用法均为每天1粒,早餐前服用,疗程7天。治疗期间停服可能影响试验药物的其他药物,如果必须服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应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包括腹痛、反酸、腹胀和嗳气。医生于用药前和用药后的第1、4、7天对患者的上述症状进行评价。腹痛严重程度评分标准:0分,无腹痛;1分,轻度,患者注意方能察觉有腹痛;2分,中度,有腹痛但不影响生活;3分,重度,腹痛影响日常生活。其他症状记录的标准为有或无。

      1.4 疗效评定 标准腹痛消失率:腹痛完全消失的比率;腹痛缓解率:其严重程度评分减少,但未完全消失的比率。其他症状只评价是否完全消失。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 两组腹痛和反酸缓解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后A组和B组临床症状消失率的比较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奥美拉唑非竞争性地抑制H+-K+-ATP酶,阻断了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后环节[1]。它有效地改善了消化性溃疡的自然病程,大大减少了并发症,故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抑酸效应慢,且疗效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新一代质子泵抑制药雷贝拉唑是一种更有效的H+-K+-ATP酶及泌酸抑制药,起效迅速是其特点之一。这主要是由于雷贝拉唑具高的pKa值。pKa值是药物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pKa越高,药物解离越快,活化能力越强。离子型药物在分泌小管中的浓度越高,对质子泵的抑制能力越强、越快,因此缓解症状越快。雷贝拉唑的pKa=5,在pH值=5.1的环境中起效时间为72min,而其他pKa<4的质子泵抑制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的起效时间为雷贝拉唑的10倍以上[2]。

      本研究显示第1天治疗组腹痛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腹痛消失率逐天增加,且雷贝拉唑缓解腹痛的作用出现更快。国外也有试验证实雷贝拉唑对溃疡疼痛程度的改善优于奥美拉唑[3]。雷贝拉唑的作用持久,每日1次给药就可达到满意的抑酸效果,大大增加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雷贝拉唑的另一个特点是疗效稳定、个体差异小。雷贝拉唑具有独特的非已知酶代谢途径,服用后胃内pH值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不显著,故能提供稳定的抑酸效果。此外,雷贝拉唑的非酶依赖性也减少了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4],在老年人的用药选择上具有显著的优点。雷贝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症状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其对腹痛和反酸的缓解作用优于奥美拉唑。

      【参考文献】

      1 BE ancon M,Simon A,Sachs G,et al.Sites of reaction of the gastric H+-K+-ATPase with extracytoplmic thio reagents.JBiol Chem,1997,272(136):22438-22446.

      2 Ishizaki T,Horai Y.Review aryicie:cytochrome P450 and the metabolism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emphasis on rabeprazole.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9,13(Suppl3):27-36.

      3 廖镇.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联用抗生素治疗Hp感染十二指肠溃疡对照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8):79.

      4 Hmnphries TJ,Merritt GJ.Review article:drug intiraction with agentsused to treat acidrelalel diseases.Aliment Phannacol Ther,1999,13(Suppl3):18-26.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胃酸、幽门螺杆菌、胃食管反流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雷贝拉唑四联疗法4日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与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