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内镜下套扎加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20  浏览次数:615次

      作者:吕富春 徐亚君

      作者单位:454003河南焦作解放军第160医院 454100河南省焦作市卫校

      【关键词】 内镜

      我院于1989年1月~2003年12月对48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在内镜下连续套扎(EVL)治疗,其中38例采用追加注射硬化剂(EVS),经随访观察EVL加EVS优于单一的EVL止血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住院的48例患者中,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均为重度且有反复出血史。(1)随机分为2组:EVL组(甲组)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45.1岁;EVL加EVS组(乙组)38例,其中男31例,女7例,平均年龄48.7岁。(2)肝功能child分级 [1] :甲组A级4例,B级4例,C级2例;乙组:A级18例,B级11例,C级9例。(3)静脉曲张出血情况:甲组新鲜出血4例,陈旧性出血6例;乙组新鲜出血23例,陈旧性出血15例。乙组25例患者应用双囊三腔管止血中接受治疗。

      1.2 方法 (1)材料:两组患者均应用美国COOK-MB-6环连发套扎器(MB-6)及山东龙冠公司生产的食管静脉5环连发套扎器(5-SHOOTER),两种材料均由操作旋转器、牵引线、连发圈套器3部分组成。先将操作旋转器安放于各型胃镜活检孔胶皮阀孔内,将引导线拉出胃镜头端并连接套扎圈套器,再将圈套器套在胃镜头端部与旋转器引导线保持一定的张力备用。(2)方法:①术前准备同内镜检查;②取出双囊三腔管,左侧卧位;③将胃镜插入食管腔,吸除食管腔内滞留物,有出血情况者给予内镜下局部止血;④在食管下段距贲门齿状线上方3cm处固定内镜角度钮,直视下将内镜前端圈套器与食管静脉正面充分接触,按压内镜吸引阀进行吸引,当视野内出现红色隆起固定时,呈360°旋转操作钮,送出尼龙线圈套扎在曲张静脉的基底部,注入少量气体,紫色的静脉球即可脱出圈套器。应用此法自下而上呈螺旋形式套扎多条曲张静脉,每个套扎圈相距3cm,每次套扎4~15个圈。乙组在每个套扎圈上方2cm处曲张静脉内注射1%乙氧硬化醇,每点注射0.5~1ml。为了防止注射点出血,可在内镜下喷洒适量的孟氏溶液,观察无出血后方可退出内镜,每隔2周复查或做第2次治疗。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1)甲组10例共进行15次90处EVL套扎治疗,其中治疗1次者5例,2次者5例,末次EVL后2周复查胃镜10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6例(60%)。食管静脉曲张较治疗前变细2例(20%),无明显变化者2例(20%),总有效率80%;(2)乙组38例共进行EVL和EVS46次260处治疗。治疗1次者30例,2次者8例,末次治疗2周复查胃镜38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基本消失30例(79%),食管静脉曲张较治疗前变细7例(18%),无明显变化1例(3%),总有效率97%;(3)两组均在治疗1年后胃镜复查随访:甲组8例,无食管静脉曲张4例(50%),食管静脉轻度曲张4例(50%),2例(20%)并发肝脏大出血死亡;乙组35例,无食管静脉曲张24例(69%),食管静脉轻度曲张6例(17%),食管静脉中度曲张5例(14%),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8%)。两组患者疗效经χ 2 检验,乙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

      2.2 并发症 两组患者均有咽喉疼痛及轻微胸痛,乙组有低热5例,经对症治疗均于3~7d内缓解。

      3 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EVL加EV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优于单一的EVL治疗已达成共识,程留芳等报道急诊EVL加EVS止血的成功率为96.45% [2] 。食管静脉曲张应用EVL治疗的作用机制使套扎处静脉血管缺血、狭窄、血管闭塞后形成纤维化,使食管曲张静脉变瘪、消失,达到止血效果。但是EVL一般仅能套扎较粗大的曲张静脉,对较细静脉套扎十分困难。EVS是在结扎处的血管内追加硬化剂注射,可彻底消除残余的细小静脉及侧支血管,而达到加快曲张静脉消除和减少复发的目的。EVL和EVS疗法的联合应用具有操作简单、静脉消失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止血效率高等特点,从而减少了患者应用双囊三腔管止血的痛苦,同时减少了输血量,节约了治疗费用。值得在有内镜设备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并发症的防治:(1)咽喉疼痛是两组患者的共性,是由于插镜时内镜端的圈套器对咽喉部黏膜损伤所致,要求术者有熟练的插镜技术,并在内镜头端的圈套器周围涂硅油润滑,以减少对咽部黏膜的刺激;(2)术后10d内是结扎静脉球缺血→凝固→坏死→脱痂期,也是术后再出血的高发期。患者在术后2周内的饮食以流食及软食为主,禁忌进食对食管黏膜有刺激的食物,以防结扎圈过早脱落引起大出血;(3)常规给予吉福士凝胶、庆大霉素药物口服以促进食管黏膜上皮的再生,使食管腔结扎处黏膜溃疡早期愈合,减少再出血的发生;(4)低热是由于治疗后局部黏膜的炎性反应,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性感染;(5)彻底治疗肝病降低门静脉压力,是巩固EVL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此课题的开展,承蒙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权启镇教授的带教指导,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郑芝田.胃肠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60.

      2 程留芳,王志强,王志军,等.23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者急诊硬化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271-273.

     

    ↑上一篇: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260例次分析
    ↓下一篇:急性胃黏膜病变155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