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5-13  浏览次数:657次

      作者:赵伯维 作者单位:310022 杭钢集团公司医院

      关键字: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为5.8%,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率为1.9%[1]。近几年来,本科应用潘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并与单用泮托拉唑作为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经内镜检查证实并有反流症状,包括反酸、烧灼感、打嗝、吞咽后胸痛和反食等90例,已除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及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性疾病,4周内未服用过制酸及其他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症状和食管炎内镜分级(食管炎内镜检查结果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烟台会议标准[2]分为Ⅰ~Ⅲ级)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治疗组:莫沙必利(商品名快力,山东鲁南贝特制药)5mg,3次/d,泮托拉唑(商品名泮立苏,杭州中美华东制药公司)40 mg ,1次/d;对照组服用泮托拉唑,方法剂量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方法:治疗前后对反流、烧灼痛等症状各记录1次,症状的程度分为:0级,无症状;Ⅰ级,有轻微症状;Ⅱ级,症状明显;Ⅲ级,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常需服药物控制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行胃镜复查,记录病变的大小和范围。

      1.3 疗效判定

      ⑴症状疗效评定标准:以烧灼感、反酸、胸骨后疼痛为指标。痊愈: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改善2个级以上,但未完全消失;有效:症状改善1个等级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无明显改善和症状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⑵内镜下疗效标准 :治愈:食管黏膜炎症消失;显效:食管黏膜炎症减轻II级以上;好转:食管黏膜炎症减轻Ⅰ级;无效:治疗前后内镜检查结果无变化。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见表1,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程度变化见表2。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略)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炎症程度的变化(略)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灼感等症状,目前已认识到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病人的基础胃酸分泌量和刺激后最大胃酸分泌量并不增加,但却有酸或其他有害物质的食管反流[3],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性改变,因此,近年来在治疗方面应用较多的是抑酸剂及促动力药。国外文献报道,泮托拉唑20 mg ,1次/d ,疗程4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率84%[4]。

      泮托拉唑是第3代质子泵抑制剂,其药物特性与目前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表药物奥美拉唑相比,在中性和偏酸性条件下比奥美拉唑更稳定,生物利用度更高,抑制胃酸分泌的能力不亚于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是具有苯甲酰胺结构的促胃肠动力药,是强效选择性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刺激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加强食管和胃肠道蠕动,促进上消化道内容物排空,协调上消化道运动,减轻食管黏膜与酸接触的时间[5,6],因而能缓解RE症状,达到治疗目的。莫沙必利不影响胃酸分泌,与中枢神经原突触膜上的多巴胺D2,ɑ1,5-HT1和5-HT2受体无亲和力,因而没有这些受体阻滞所引起的锥体外系综合征。研究表明, 尽管莫沙必利的结构也是与西沙必利相似的苯甲酰胺类, 但没有与西沙必利相似的导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7], 对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均无影响[8]。本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给予泮托拉唑的同时加莫沙必利,用药4周,反流和烧灼痛症状明显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下治疗组和对照组愈合率分别为80%和60%,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本观察结果表明:泮托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泮托拉唑。

      【参考文献】

      1 柯美云.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临床内科杂志,2000,17(2):76~78.

      2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方案(试行).中华消化内科杂志,1999,16(4):326.

      3 潘国宗,曹世植,编. 现代胃肠病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729.

      4 Van-Zyl JH , De K-Grundling H , Van-Rensburg CJ,et al .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20 mgpantoprazole versus 300 mg ranitidine in patients with mile refluxoesophagitis. Eur J Gast Roent Rerol Hepatol , 2000 ,12(2):197.

      5 金华,张铁军.枸橼酸莫沙必利-新型胃动力药.药学进展,2000,24(5):306~308.

      6 王振华.新型消化道动力药-莫沙必利.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1):1~2.

      7 Atoh T, Saitoh H, Ohno N, et al. Drug Interaction between mosapride and erythromycin without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Jpn Heart J, 2003, 44: 225~234.

      8 Endo J, Nomura M, Morishita S,et al. Influence of mosapride citrate on gastric motility and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evaluation by spectral analyses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ies and by electrogastrography.J Gastroenterol,2002,37: 888~895.

    ↑上一篇: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内镜下切除
    ↓下一篇:以下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克罗恩病的诊断和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