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08-10  浏览次数:519次

      作者:白银兰 丁晶  包钢第三职工医院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 目的:为了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且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病人7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奥美拉唑40mg,每晚1次口服,治疗4周;乙组:奥美拉唑40mg,每晚1次口服,阿莫西林1 000mg,每天2次口服,克拉霉素500mg,每天2次口服,治疗2周。疗程结束4周后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染色法复查,两次均为阳性者视为有HP感染,两次均阴性者判断HP已被根除。结果:甲、乙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68.5%、88.9%,HP根除率分别为10.5%、87.5%,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中无中止治疗病人,均能耐受继续服药。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组在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均优于单用奥美拉唑组。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根除;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所引起的疾病,抑制胃酸是本病的传统疗法。近年的研究表明胃黏膜防御能力的减弱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幽门螺旋杆菌(HP)是引起黏膜屏障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抗菌药物消除HP后,有利于溃疡痊愈[1],清除HP能明显降低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复发率[2]。本研究是随机性观察,对制酸剂-奥美拉唑单独治疗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HP根治率进行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由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即在其胃窦部取材,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染色法检查HP,两次均阳性者列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n=38):奥美拉唑40mg,每晚1次口服,治疗4周;乙组(n=38):奥美拉唑40mg,每晚1次口服,阿莫西林1 000mg,每天2次口服,克拉霉素500mg,每天2次口服,治疗2周。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吸烟、溃疡病的病程等临床资料和内镜下溃疡大小差异比较无显著性(P<0.05,详表1)。

      表1 76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一般情况 略

      曾做过胃肠道手术、伴有消化道出血、合并有其他重症疾病、对青霉素过敏、在一周内曾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或抗菌素治疗的病人,不选入本临床观察。

      1.2 疗效判断 两组患者在病程结束及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一次,了解溃疡愈合情况,并复查HP。凡溃疡消失者为愈合。溃疡没有消失,但缩小50%以上者为有效。原有溃疡缩小不到50%为无效。

      每例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停药4周后各作胃镜一次,在胃窦部取黏膜活检4块,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染色,两次试验均阳性则确定病人有HP感染;复查时如果两次试验都阴性,则表明病人的HP已被根除。

      1.3 数据统计学处理 用方差分析检验组间差别的显著性,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乙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5%、87.5%和68.5%、88.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甲组中曾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略感上腹部隐痛;乙组4例出现胃肠道不适及食欲不振,但均能继续用药,未曾中断治疗。

      3 讨论

      众所周知,HP的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关系密切,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0%~100%有HP感染[3]。HP致十二指肠溃疡机理众说不一。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接触有强侵蚀力的胃酸和在酸性环境下激活能水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以及各种有害外来物质侵袭,仍能维持黏膜完整性是因为其有完善而有效的防御和修复机制,该机制被损害,使胃酸、胃蛋白酶侵蚀黏膜而形成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作用于G、D细胞,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加重,同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再次加重酸负荷。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往往同时有高胃酸和HP感染,高胃酸快速进入十二指肠诱导十二指肠黏膜胃型上皮化生,HP在胃上皮化生处生长,十二指肠黏膜在高酸和HP共同作用下产生活动性慢性炎症反应,十二指肠黏膜防御修复能力减弱,在高胃酸及胃蛋白酶、摄入外来有害物作用下形成溃疡[4]。因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1)抑制胃酸;(2)消除HP。

      本研究结果表明:奥美拉唑的单独使用较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应用效果差,且后者疗程较短,患者易接受,更容易完成全程治疗。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可强有力抑制胃酸且持续时间长,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两种抗生素治疗效果好,其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奥美拉唑不仅与抗生素治疗HP有显著协同作用,同时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使胃酸的pH值显著增高,破坏HP的生存环境并使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加。单独应用奥美拉唑可抑制HP的活性,而联合抗生素用药能更有效地杀灭、根除HP[5]。

      参考文献

      [1] Kent-Man Chu,Ka-Fai Kwok, Simon Law, et al.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and negative duodenal ulcers have distinc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11(23):3518.

      [2] 刘奕可,刘杰.两疗程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降低十二指肠溃疡远期复发率的效果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19(4):247.

      [3] 秦波,张俊.铋制剂加两种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4,7(1):45.

      [4] 聂玉强, 李瑜元, 吴惠生, 等. 幽门螺杆菌的清除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7,20 (12): 351.

      [5] Butorov IV, Osoianu IuP, Butorov SI,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i-and quadric component eradic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J]. Klin Med (Mosk),2005,83(12):50.

     

    ↑上一篇:加味瓜蒌散对门静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力、胃肠激素的影响
    ↓下一篇:锡类散、硫糖铝、甲硝唑、思密达、谷氨酰胺保留灌肠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