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色素内镜在大肠早期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08-19  浏览次数:508次

      作者:黄响玲,钟祥柱,王曦钟,范民,罗灵燕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广东佛山 528031)

      【摘要】 目的 分析色素内镜在诊断大肠早期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早期可疑大肠病变进行靛胭脂染色检查后作相应的处理。结果 30例患者进行了粘膜染色,其中8例为扁平型病变,常规内镜下表现为局部粘膜色泽改变,或粘膜表面轻微凹凸不平,或肠壁轻度变形、无名沟消失,粘膜染色后可清晰地显示病灶,引导活检。另22例为隆起性病变,染色后多为Ⅲ、Ⅳ、Ⅴ型腺管开口,为肿瘤性病变,其中粘膜下癌6例。结论 色素内镜在大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色素内镜;大肠早期肿瘤;诊断

      色素内镜的临床应用也称染色内镜,系指通过各种途径(口服、直接喷洒、注射)将色素(染料)导入内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正常黏膜颜色对比更加明显,从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及目的性活检。大肠肿瘤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决定了大肠肿瘤患者的预后。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肿瘤性病变最主要的手段,而色素内镜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发现隆起性病变,而且还能发现扁平及微小病变。自2004年1月以来,我院对30例早期可疑大肠病变进行了靛胭脂染色检查,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8~81岁,平均54岁;临床表现:腹胀30例,腹痛28例,腹泻28例,黏液便与血便22例。病程6月至3 a不等。

      1.2 方法

      术前准备:患者肠道准备为20%甘露醇溶液250 mL口服,再饮水2000~2500 mL,至大便为水样。

      操作步骤:检查前常规应用咪唑安定0.07 mg/kg,解痉灵10 mg肌注,先进行普通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如粘膜发红或粗糙、血管网不清或消失征象者,或隆起性病变者,用清水或0.25%胰蛋白酶溶液对病灶作反复冲洗,并吸净肠腔内冲洗液和残留液,作出初步的内镜诊断。然后采用0.4%靛胭脂行病变粘膜染色,确定病变范围及性质。根据色素内镜显示结果行相应的处理,或行穿刺活检,或行息肉摘除术,或行粘膜切除术,或外科手术治疗。标本经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后作常规病理检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切口进行染色对比,判断切除是否完整,防止病变残留。作治疗前应充分充气吸气,一方面可观察粘膜的变形情况;另一方面可换掉甘露醇引起的气体。比较临床诊断、常规内镜、色素内镜与病理组织学等各项结果。

      1.3 结果

      30例患者进行了粘膜染色,8例患者为扁平型病变,常规内镜下表现为局部粘膜色泽改变,或粘膜表面轻微凹凸不平,或肠壁轻度变形、无名沟消失,粘膜染色后可清晰地显示病灶,引导活检。22例隆起性病变较易发现,染色后多为Ⅲ、Ⅳ、Ⅴ型腺管开口,为肿瘤性病变,其中粘膜下癌6例。

      2 讨论

      大肠肿瘤病变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提高,其大预后取决于病变类型及能否早期诊断。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肿瘤病变的最主要手段,不但可以直视肿瘤,还可以同时进行组织活检和肿瘤切除[1]。有资料表明,以内镜诊断的早期大肠肿瘤占13.4%,远高于外科手术早期大肠肿瘤诊断的2.1%[2]。

      由于有大肠腺瘤癌变的学说,人们认为早期大肠癌是在腺瘤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部分肿瘤直接起源于大肠正常黏膜生发中心的干细胞,即denove癌,如Ⅱc病变等[3]。扁平病变的癌变潜能、恶性程度、黏膜下浸润能力及淋巴结转移率等均高于隆起性病变,已成为大肠肿瘤研究的热点。

      普通内镜易发现大肠隆起性病变,但对扁平病变则易于遗漏。色素内镜是内镜下利用色素的一种检查方法[4]。我院采取对比法色素内镜,选用靛胭脂染色,因其不被粘膜吸收,当视野不清或效果不佳时,可冲洗后重新染色,以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我院最初时自行配制染色试剂,通常是取靛胭脂0.4 g加入100 mL的蒸馏水中充分摇匀后使用,每次约3~5mL,从活检管道注入。后来从大医院的实验室购买,单独包装,每支为5mL,应用起来更方便。染色前一定要用凉开水或0.25%胰蛋白酶溶液把黏膜表面冲洗干净。染色后,可将病变的范围及表面形态清楚地显示出来。通过对染色区、染色区边界、周围粘膜着色情况及粘膜表面情况、腺管开口情况进行观察,然后有目的地取材送检。对可疑病变进行黏膜染色后[5],通过病变边界的观察,可确定活检的部位和数目,取材准确[6];通过充气吸气变形试验的观察初步判断病变的浸润深度,以决定是否行内镜下黏膜切除;通过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切口进行染色对比,判断切除是否完整,防止病变残留[7]。有条件的大医院还在色素内镜基础上,采用放大肠镜对大肠腺管开口形态进行仔细观察,大致判断是否肿瘤性病变以及病变浸润的程度[1]。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辅助检查方法,染色后对小病灶的检出率可比常规方法提高2~3倍[8]。本研究应用色素内镜在大肠病变诊治的结果表明,应用色素内镜可以更好地指导医师进行活检,从而提高我院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水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内镜检查的重视及从事内镜技术人员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色素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的应用[9],我国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也逐渐提高。消化内镜活检依然是目前消化系统疾病早期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段,且是内镜有别于其他检查的突出优势,但内镜活检在胃肠疾病的诊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所取的病变组织少,有时不能反映病变的全貌。此时,取材的准确性尤其重要。使用色素内镜后,病变的形态及边界更清晰可辨,有助于取材。同时色素内镜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以提高基层医院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姜泊.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技术是提高早期大肠癌诊治水平的重要手段[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5):385387.

      [2]张亚历,张振书,吴保平,等.中国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J].现代消化及介入杂志,2001,6:46.

      [3]张亚历,周殿元.重视肠镜检查方法,提高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水平[J].胃肠病学,2002,7,(4):253255.

      [4]王虹,刘宾,龚宝丽,等.色素内镜在食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7,19(4):297300.

      [5]姜泊,刘思德,智发朝,等.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25例诊治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2)189191.

      [6]张亚历,重视对胃肠病变的内镜活检诊断[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2)6870.

      [7]凌红,许岸高,钟旭辉,色素内镜检查在早期大肠癌诊治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3,24(7);683.

      [8]朱建新.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 提高内镜诊断水平[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2)78.

      [9]王秀兰,赵彤,迟宝荣,等.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8(3):304305.

    ↑上一篇: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和转归
    ↓下一篇:生长抑素受体亚型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