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内镜下高频电治疗老年人消化道息肉5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01  浏览次数:586次

      作者:程华 作者单位:都匀414医院内2科,贵州 都匀 558000

      【关键词】 内镜;高频电;老年;消化道息肉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具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可一次性切除等优点,已成为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1〕。我院胃镜室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老年消化道息肉患者56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老年消化道息肉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62~83岁,平均(74.2±3.5)岁。其中食管息肉11例,胃息肉9例,十二指肠息肉5例,结肠息肉15例,直肠息肉16例。息肉直径<0.5 cm 17例,0.5~1 cm 28例,1~2 cm 7例,>2 cm 4例。广基无蒂息肉18例,亚蒂息肉25例,长蒂息肉13例。根据日本山田胃息肉形态学分型法,I型13例,Ⅱ型17例,Ⅲ型16例,Ⅳ型10例。单发性息肉45例,多发性息肉11例。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证实,共有93颗息肉〔炎性息肉21颗,绒毛状腺瘤13颗,管状腺瘤31颗,增生性息肉21颗,混合性腺瘤(增生性及腺瘤性)7颗〕,未发现癌变。

      1.2 方法

      1.2.1 仪器

      Olympus,cfv1.olympus的高频电刀csd20,圈套器由boston公司提供。

      1.2.2 术前准备

      (1)全面掌握疾病情况和既往病史,禁食12 h进行心电图、血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乙肝表面抗原以及胃镜、肠镜检查;(2)严格掌握适应证,排除有内镜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对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者不做胃肠镜检查;(3)治疗前30 min,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息肉患者肌注东莨菪碱注射液10 mg,以减少蠕动和呕吐,结肠息肉患者采用番泻叶、蓖麻油、复方洗肠液、硫酸镁或清水灌肠,禁用甘露醇和甘油类肠道清洁剂;(4)检查仪器,进行模拟调试。

      1.2.3 治疗方法

      (1)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异丙酚1~2 mg/kg缓慢静脉注射,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入镜。(2)患者取侧卧位,调整内镜视野,充分暴露息肉,用圈套器轻拉息肉,使其离开消化道壁,避免产生异常电流损伤黏膜及周围组织〔2〕。(3) 根据息肉大小、形态和不同部位进行手术。<0.5 cm的小息肉可在25~30 W功率下直接电热活检钳电凝灼除;0.5~2 cm的广基无蒂息肉和部分亚蒂息肉进行高频电凝灼除,部分亚蒂息肉和长蒂息肉进行高频电切除,其切割部位与息肉根部应尽量保留0.5 cm距离以避免组织灼伤过深而致穿孔;>2 cm的广基无蒂息肉进行生理盐水或1∶10 000 肾上腺素溶液注入息肉基底部1~2 点,每点1.0 ml,使息肉隆起更明显,以免圈套切除时损伤肌层及浆膜层。圈套器套住息肉基底部位上提形成“假蒂”,用30~35 W电凝电切波反复交替使用,分2~3次分块切除,每次工作时间2~3 s,手术时注意圈套器应伸出内镜前端2~3 cm,避免损伤电镜。(4)切除息肉后充分观察2 min,是否有出血或残端过长,如有则电凝波止血和切除过长的残端,切除之息肉尽可能送病检。

      1.2.4 术后处理

      (1)术后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禁食24~48 h,逐渐给予半流质饮食2~3 d,保持大便通畅。(2)口服消炎药物及黏膜保护药物,密切观察腹痛、便血、发热等症状。(3)术中切除息肉做病理检查,并定期随诊检查。

      1.3 结果

      全部病例息肉均被成功切除,2例少量出血经电凝后立即止血,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切面完全变平或基本变平,局部发白、凝固。术后1个月随访,55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原电切处可见白色疤痕,仅1例仍见息肉残留再次行高频电治疗后成功。术后1年随诊,恢复情况良好,未见新息肉。

      2 讨 论

      消化道息肉是指食管、胃、肠道黏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多与遗传有关,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后者癌变率较高〔3,4〕。腺瘤直径>2 cm的息肉癌变率可达50%,而直径超过4 cm则为100%癌变。因此,消化道息肉的早期诊断治疗对于防止癌变至关重要。

      目前,经内镜切除是治疗胃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其中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该方法无神经效应,对心肌无影响,安全性高;对消化道息肉可一次性根治切除,也可分期、分块部分切除;方法简便、损伤小、痛苦少、花费低,而且无需住院,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5〕。另外,我院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术前充分准备,同时给予麻醉处理,使患者在无痛状态下进行,动作敏捷、准确、轻柔,彻底避免了术中因患者恶心、呕吐影响医生电切不慎而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田丽华,朱 勤.内镜下高频电灼治疗上消化道息肉45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86.

      2 侯鹏飞,崔 征,王振宇,等.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诊疗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6):41401.

      3 Norton ID,Wang L,Levine SA,et al.In vivo characterization of colonic thermal injury caused by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J〕.Gastrointest Endose,2002;55(6):6316.

      4 江爱莲.内镜下高频电圈套治疗消化道息肉35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15(2):1934.

      5 张运忠,李国良,初春梅.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肠息肉术12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8):1799800.

    ↑上一篇:胃癌组织 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与MMP9的相关性
    ↓下一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