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慢性阑尾炎结肠镜表现52例

    发表时间:2010-09-15  浏览次数:516次

      作者:李又春, 梁桂云 作者单位:(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湖北 丹江 442700)

      【关键词】 慢性阑尾炎;结肠镜;诊断

      慢性阑尾炎临床并不少见,但常缺乏典型症状及体征,因此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现总结我院经术前结肠镜检查及术后病检证实的慢性阑尾炎52例,以分析其结肠镜表现。

      1 临床资料

      1998年3月-2009年2月慢性阑尾炎患者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2月~8年。临床表现:间断性右下腹隐痛36例,脐周隐痛12例,右上腹隐痛6例,便秘9例,排便次数增多19例,间歇性低热4例。其中32例行阑尾B超检查正常,18例行钡剂灌肠未见明显异常。术前均行结肠镜检查,观察阑尾开口及黏膜病变情况。

      2 结果

      结肠镜表现:阑尾口部黏膜不规则及周围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14例有黄色渗出物附着,糜烂12例,阑尾开口形状不规则,略凹陷,边缘粗糙、变形,开口水肿变形呈火山口状突起6例,局部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均见阑尾各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其中34例见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浸润。38例(73.08%)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慢性阑尾炎。

      3 讨论

      慢性阑尾炎由于缺乏特异性,给诊断带来困难,常被误诊或漏诊,尤其是女性患者常被误诊为慢性附件炎等而延误治疗,本组16例女性中有10例被误诊为慢性附件炎,其中1例误诊时间竟长达8年之久。

      正常阑尾口多呈圆形或半月形,稍凹陷,口部黏膜粗糙如虫咬样,有许多颗粒。阑尾口因回盲部淋巴结丰富,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作为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长久以来临床多选用钡餐或钡剂灌肠阑尾造影诊断慢性阑尾炎,回盲部钡透如出现阑尾呈分节状,阑尾腔内的钡剂排空时间延长及阑尾未显影等,被认为是诊断慢性阑尾炎的影像学标准。但Schisgall报道钡灌肠有58%的正常阑尾不显影[1];于皆平等[2]报道在64例钡餐阑尾造影未显影的病例中,经纤维结肠镜逆行插管阑尾造影(ERAG),显示阑尾正常者43.7%,可见钡餐或钡剂灌肠对慢性阑尾的诊断价值有限,而且有诱发急性阑尾炎的风险[3]。

      结肠镜对阑尾的诊断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根据阑尾开口形状不规则,略凹陷,边缘粗糙、变形,口部黏膜不规整及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质脆、脓性分泌物附着等镜下表现,结合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临床表现可准确诊断。本文38例术中见阑尾细长呈卷曲、折迭及纠搭状,使阑尾的排空受阻。阑尾及其系膜与周围组织和器官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术后病检证实。34例手术后症状完全解除(89.47%),4例经充分抗感染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说明常规结肠镜检查是诊断不典型慢性阑尾炎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准确性优于X线钡剂阑尾造影及阑尾B超。

      【参考文献】

      [1]Schisgall RM.Use of the barium swallow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J].Am J Surg,1983,146(5):663-670.

      [2]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等.经纤维结肠镜逆行插管阑尾造影112例分析[J].实用内科杂志,1987,7(2):65.

      [3]朱德峰,林梅珠,宋志军.结肠镜诊断慢性阑尾炎14例[J].中国内镜杂志,2003,9(5):93

    ↑上一篇:针灸在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中对促进胃排空的研究
    ↓下一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类抗原199和糖类抗原125对腹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