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老年性空肠憩室病致不全性肠梗阻1例

    发表时间:2010-07-01  浏览次数:535次

      作者:陈小微 黄庆科 陈向荣 陈民新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浙江 温州 325000

      【关键词】 老年;空肠憩室病;肠梗阻

      空肠憩室是穿过空肠壁肌层的黏膜袋状突起,发生于肠壁薄弱区域。临床上,空肠憩室炎是引起老年人小肠吸收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1〕。国外该病被列为慢性腹痛病因的第五位;在我国,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因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征性,常发生误诊和漏诊。现将本院1例老年患者因空肠憩室病致不全性肠梗阻资料整理分析,以供借鉴。

      1 病例简介

      杨某,男,87岁,因“呕吐伴全身水肿3 d”入院。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含胆汁样液,偶有中上腹痛,伴全身水肿,无尿量减少,在门诊检查发现贫血,拟诊“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小肠不全梗阻,低蛋白血症”收住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两肺呼吸音粗,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见肠型及蠕动波,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水肿。辅助检查:白细胞(WBC) 10.7×109/L,血红蛋白(Hb) 64 g/L,血小板(Plt) 472×109/L,血沉(ESR) 25 mm/h,C反应蛋白(CRP) 17.1 mg/L,总蛋白50.1 g/L,白蛋白(ALB) 25 g/L,免疫球蛋白、ANA+ENA系列及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腹部CT:“局部小肠积液积气伴肠壁偏厚,胆囊偏大”。胃镜:“食道溃疡”。诊疗经过:入院后经抗感染及制酸治疗,复查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3 d后出现腹胀腹泻,每日10余次,查大便常规及菌培养阴性。肠镜:“乙状结肠黏膜见散在充血糜烂灶,盲肠憩室”;病理:乙状结肠黏膜慢性炎。复查腹部CT:“回盲部肠壁增厚,提示不全肠套叠可能,空肠憩室”;胃肠道造影示:“空肠多发憩室炎”,遂明确诊断为:空肠憩室炎伴小肠不全梗阻。给予调节肠道菌群及支持治疗后,腹泻缓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均得以纠正,好转出院,出院诊断:空肠多发憩室病伴不全梗阻。随访13个月后一般情况良好,复查GI造影:“空肠多发憩室”。

      2 讨 论

      小肠憩室病发病率极低,仅为0.2%~0.42%,该病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获得性空肠憩室病最常见于60~70岁男性患者,只有2%~5%的憩室疾病发生于40岁以下的人群中。憩室疾病以老年人居多,这与老年人肠壁肌层脆弱有关〔2,3〕。获得性小肠憩室病多因周围炎症组织牵扯所致,临床上多无症状,大部分仅表现为类似急性阑尾炎和胆囊炎的腹痛过程,半数以上的患者为慢性过程,可并发小肠梗阻,出血,穿孔等危及生命。本例患者系87岁老年男性,表现为反复呕吐,因年龄较大,且伴不全梗阻,因此未能行胶囊内镜,最终通过胃肠道造影发现空肠憩室炎伴不全梗阻,从而明确诊断。结合病史特点,考虑患者为空肠憩室炎导致憩室周围肠壁水肿改变,从而发生不全梗阻,继发小肠吸收不良,最终出现低蛋白血症等表现,而初诊时的食道溃疡是由于不全梗阻导致反复恶心呕吐,损伤食道黏膜的结果。

      对于小肠憩室病,诊断常用的检查手段为腹部X线造影和CT扫描检查。因该病缺乏特殊临床症状,大多数病人都是在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患进行消化道钡餐、胃镜、手术或尸检时发现。影像学检查在该病早期可因肠壁炎症水肿,肠道积气积液等影响检查结果。本例即曾行腹部CT检查,为阴性结果。目前,新型的双气囊小肠镜也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学者即通过双气囊小肠镜有效诊断小肠憩室炎〔4〕。因本例患者年高,且伴不全梗阻,故未能行小肠镜及外科手术检查,也是诊断延误的一个原因。对于症状不严重的憩室,可行非手术治疗。仅当发现有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憩室炎反复发作、胆汁及胰液排泄障碍者,才考虑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 Kassahun WT,Fangmann J,Harms J,et al.Complicated smallbowel diverticulosi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15):22402.

      2 Liu CY,Chang WH,Lin SC,et al.Analysi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symptomatic acquired jejunoileal diverticular diseas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5):555760.

      3 陈学诗,段芳龄.憩室疾病〔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3;12(6):5206.

      4 毛高平,宁守斌,白 莉,等.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8):304953.

    ↑上一篇:铝碳酸镁联用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42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