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34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11-02  浏览次数:571次

      作者:郑春华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医院,广东湛江524088)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治疗;奥美拉唑

      2001年5月~2005年6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134 例,并以雷尼替丁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74例病人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患者表现为上腹疼痛伴反酸、嗳气等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134例,其中男96例,女38例,年龄24~67岁,平均41.6岁,病程3~12年;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9例,复合性溃疡5例,溃疡直径6~22mm;对照组140例,其中男95例,女45例,年龄23~68岁,平均42.2岁。胃溃疡3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1例,复合性溃疡5例,溃疡直径5~23mm,病程3~11年。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症状、病程、溃疡类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奥美拉唑每天20mg,早晨空腹1次口服,疗程4周;对照组予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4周。两组病人在疗程中停用其他抗溃疡药和抗生素。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肝肾功能检查,以及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门诊病人每2周随访1次,疗程结束后1周内做窥镜复查。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溃疡灶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或消失。好转:溃疡灶转愈合期,面积缩小≥50%。无效:溃疡灶仍为活动期,面积缩小<50%。

      2 结果

      2.1 症状缓解率 经治疗后,两组病人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失。治疗组1~4天腹痛消失134例(100.00%);对照组1~4天56例(40.00%),5~7天46例,8~21天38例。治疗组服药1~4天腹痛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5.95,P<0.01)。

      2.2 溃疡愈合率 治疗组治愈131例(97.80%),好转3例;对照组治愈104例(74.30%),好转23例,无效13例。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0.91,P<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服药第2周出现头晕乏力,1例出现轻度头痛,均继续服药无加重,疗程结束后1周自行消失。对照组有8例服药第1~3周出现头晕、乏力、嗜睡,1例服药第1周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继续服药及对症处理,3天后热退,均未影响疗程;2例服药2周后查血常规、白细胞分别降至3.7×109/L及3.7×109/L(治疗前正常),予停药,1周后白细胞恢复正常。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3.14,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在人群中患病率为10%~20%,其发病主要与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有关[1]。故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手段。奥美拉唑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苯并咪唑衍生物,系壁细胞H+-K+-ATPase(质子泵)抑制剂,因其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故有极强的抑制基础和应激时胃酸分泌的作用。给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奥美拉唑30mg/d,疗程1周,测得24h胃液平均pH由治疗前的1.4上升至5.7,高于西咪替丁1.0g/d或雷尼替丁300mg/d的1.7或2.4倍,表明奥美拉唑抑酸作用远比H2受体拮抗剂强。本组4周治愈率为97.80%,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2],其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笔者认为,奥美拉唑具有疗程短、服用简便、症状消失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J].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05-1306.

      [2] 洛赛克临床治疗协作组.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多中心临床观察924例[J].中华消化杂志,1991,11(5):252.

    ↑上一篇: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胃镜检查致贲门黏膜撕裂出血45例原因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