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38例

    发表时间:2010-12-01  浏览次数:535次

      作者:候莹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海市妇幼保健所 儿保科 (辽宁 凌海 121200)

      【关键词】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类型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与内科疾病相混淆,及早确诊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但一直以来检出率较低,我院2005年8月—2009年9月收治消化道畸形患儿38例,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消化道畸形患儿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早产儿8例,足月儿27例,过期产儿3例;日龄:<24 h 11例,占28.9%;24 h~7 d 23例,占60.5%;7~28 d 4例,占10.5%。出生体质量<1 500 g 1例,1 500~2 500 g 11例,2 500~4 000 g 23例,>4 000 g 3例。以呕吐为首发症状者28例,占73.7%,有腹胀症状者12例,占31.6%,无便及便秘者16例,占42.1%,黄疸3例,呼吸困难5例。

      1.2 方法

      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腹部平片、钡餐、碘油造影、钡剂灌肠、超声、剖腹探查、病理检查。

      2 结果

      先天性巨结肠8例,肥厚性幽门狭窄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5例,肠旋转不良6例,小肠闭锁或狭窄5例,肛门直肠畸形3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2例,先天性肛门狭窄1例,先天性膈疝2例。

      3 讨论

      掌握消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检查方法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呕吐表现为反复性和持续性,生后不久口腔内有大量泡沫样物溢出者,应首先考虑先天性食管闭锁,胆汁性呕吐多提示十二指肠梗阻,如生后3~5 d出现间歇性、反复胆汁性呕吐则肠扭转不良可能性大,空回肠闭锁或狭窄者呕吐的发生因闭锁部位的高低及狭窄程度而异,高位闭锁呕吐发生早而频繁,呕吐物为胆汁,低位闭锁呕吐多于生后2~3 d,呕吐物为胎粪样物。腹胀的原因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出现时间、部位及严重程度与畸形类型有关,生后数小时出现的腹胀常见于肠闭锁,生后1~2 d出现的腹胀常见于肛门闭锁,巨结肠腹胀出现的时间较晚,且排便或灌肠后可缓解。先天性肛门闭锁出生后无胎便排出,肠闭锁患儿多无胎粪,但发生在高位闭锁时可排出少许白色胎便,巨结肠患儿大多数有胎便迟排,继而便秘,腹胀反复出现,肠扭转不良、肥厚性幽门狭窄等不完全肠梗阻患儿大多胎便排出正常。

      目前,X线检查仍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钡餐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诊断有得天独到的优势,可以明确畸形部位及性质,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采用高频探头观察耻骨直肠肌与直肠盲端的关系,使得超声检查在定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准确性得以大大提高。本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腹部平片、钡餐、碘油造影、钡剂灌肠、超声、剖腹探查、病理检查。腹部平片中显示双泡影常提示病变在十二指肠或肠旋转不良,其中拟诊为上消化道畸形者行泛影葡胺造影,有助于食管闭锁,肥厚性幽门狭窄,小肠、结肠闭锁、狭窄或肠旋转不良的诊断;拟诊为下消化道畸形者行稀钡灌肠,在X线下进行观察,部分作腹部动态X线片,有助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超声检查诊断肛门直肠畸形的诊断。

    ↑上一篇:Bmi1 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过度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上消化道出血413例病因分析与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