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同组药物治疗细菌性急性胃肠炎168例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1-04-18  浏览次数:467次

      作者:林明江 郑光亮

      作者单位:361012福建省厦门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医管科(原工作单位:解放军32404部队厦门莲花医院)

      361002福建省厦门鼓浪屿陆军疗养院医院

      【关键词】 细菌

      【摘要】 目的 探讨同组药物对治疗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确切疗效,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方法 对168例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患者,均用此组药物治疗。 结果 168例中1天治愈96例,2天治愈43例,3~6天治愈21例,>7天治愈8例。 结论 同组药物对治疗细菌性急性胃肠炎作用快,疗效好,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 同组药物 细菌性急性胃肠炎

      细菌性急性胃肠炎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散发的为细菌性胃肠炎,集体发病为食物中毒,两者的发病原理、临床症状差异无显著性。笔者1991~2001年对168例细菌性胃肠患者用5%葡萄糖盐水(GNS)、硫酸庆大霉素、氢溴酸山莨菪碱、盐酸吡哆醇静脉补给治疗,作用快,疗效好。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男98例,占58.33%;女70例,占41.67%。年龄最小2岁,最大76岁,2~15岁36例,占21.43%,45~76岁43例,占25.60%,16~45岁发病最多为89例,占52.98%。

      1.2 发病情况 散在发病95例,占56.55%;集体发病一起29例,占17.26%;家庭群体发病12起44例,占26.19%。

      1.3 发病诱因 食用未热透的剩饭菜、不洁食品或未煮透食物,其中食用未煮透海产品患者居多有113例,约占发病总数的67.26%。

      1.4 送检报告 沙门菌感染106例,占63.10%;葡萄球菌感染51例,占30.36%;未检出细菌类11例,占6.55%。水样便无脓球出现75例,占44.64%;出现脓球(±~+)50例,占29.76%;脓血便(++~++++)43例,占25.60%。

      1.5 临床表现 腹痛、腹泻、呕吐、水样便与脓血便;呕吐腹泻每日3~10余次不等,多数患者呈低热,个别出现高热症状。

      1.6 治疗方法 用同种药物以静脉给药为主(5%GNS500ml+庆大霉素240mg+氢溴酸山莨菪碱10mg+盐酸吡哆醇100mg)。病情严重者(腹泻>6次/d)同时给予禁食,补充足够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腹泻轻者(2~3次/d)可适量给予半流或全流及口服补液。

      1.7 疗程评估 1天治愈96例,占57.14%;2天治愈43例,占25.60%;3~6天治愈21例,占12.50%;8例>1周治愈,占4.76%。

      2 讨论

      2.1 药物功能 葡萄糖盐水有直接补充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氢溴酸山莨菪碱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作用,对胃肠痉挛、微循环障碍而引起的腹痛能起到极好的扩张微血管解痉作用;盐酸吡哆辛有抑制呕吐中枢作用;硫酸庆大霉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包括肠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沙霉菌、沙门菌等)和绿脓杆菌,对金葡萄球菌亦有效,三药配伍具有解痉、止呕、消炎作用。

      2.2 用药途径(比较) 静脉给药。口服抗生素的不利因素:细菌侵害引起肠壁不同程度的发炎,抗生素对胃肠刺激大,易致胃肠功能不全,腹泻、呕吐症状必将进一步加重。2.3 注意事项 要严格控制硫酸庆大霉素的使用剂量,成人量1日≤320mg,分2次输入;小儿一定要按1日10~15mg/kg,分2~3次给药;对有肾功能及听神经障碍患者要慎用;对氢溴酸山莨菪碱引起的口干、面红、视物模糊、排尿困难等副作用,可肌注新斯的明或氢溴酸加兰他敏以解除症状;治疗中除补足液体外还必须注重补充各种电解质和维生素;年老体弱者可给予增补能量合剂或营养液;输液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的,应立即更换液体、使用盐酸异丙嗪、醋酸地塞米松等纠正过敏现象,同时及时查明致敏原因。对呕吐、腹泻症状轻,胃肠功能紊乱者,给予清淡的半流或全流饮食。发病期间有必要提示绝对禁用乳制品及高脂肪、蛋类食品。

      2.4 年龄与身体素质的差异 8例治疗>7天患者,年龄5岁以下2例,60岁以上6例。

      2.5 该治疗方法优点 作用快、疗效好,尤其对医疗条件差、缺乏现代化检验设备的基层(农村)医院来说,无疑是一个“法宝”,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上一篇:老年上消化道出血50例原因分析
    ↓下一篇:胃大部切除术中食管损伤3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