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24  浏览次数:544次

      作者:商月娥,冯中贤,王建一 作者单位:(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配合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同时配合地榆汤保留灌肠;对照组6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口服柳氮磺胺吡啶配合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地榆汤,灌肠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直肠和乙状结肠炎症,临床表现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本病一般呈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我们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配合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该病,比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临床效果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均为200801—20090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以1∶1比例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5~49岁,平均39.1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6年,平均4.52年。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3~58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7年,平均5.65年。观察组60例均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20例患者有消瘦,11例贫血,9例患者有发热,按病程经过分型,慢性复发型48例,慢性持续型12例。对照组60例均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22例患者有消瘦,12例贫血,12例发热,按病程经过分型,慢性复发型50例,慢性持续型1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五版[1]制定。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1.3.1.1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0.5g,4次/d,连续服4周。

      1.3.1.2 地榆汤保留灌肠,方药组成 生地榆30g、石菖蒲15g、白及15g、白术15g水煎取液100mL,药液加热至39℃~41℃,每晚睡前排空二便,臀部抬高10~15cm,行保留灌肠,2周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

      1.3.2 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0.5g,4次/d,连续服4周。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评定疗效。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停药后观察6个月无复发;显效:主要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或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减轻2/3以上;有效:主要症状好转或结肠镜检查粘膜病变有所好转,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减轻1/3以上;无效:临床症状和结肠镜检查与治疗前无改善。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休息痢”,“肠澼”等范围。西医治疗以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为主要方法,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显著[34]。地榆汤是我们多年临床验方。方中地榆为君药,凉血止血,治痢、收敛、解毒之功。《大明本草》载治“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地榆的收敛作用对肠粘膜溃疡有宁络护膜之效,对便脓血最为有效。白及为臣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不但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而且对溃烂的创面有敛疮生肌之功。石菖蒲为辅药,芳香化湿,健胃醒脾,与地榆、白及相配,清化湿热,敛疮止血。白术健脾益气,补中固本。方中诸药合用,凉血解毒,收敛止血,扶正固本,切中溃疡性结肠炎虚实错杂的基本病机[5],且保留灌肠药物直达病所,有利于促进炎症和水肿消退及溃疡愈合,故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配合地榆汤保留灌肠治愈率达50%、总显效率达83%,明显高于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8

      2 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2

      3 郭文媛.加味痛泻要方合中药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0例[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8,23(3):19

      4 郭集军.补脾益肠丸配合中药肛门滴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6):192193

      5 吕永姮.复方桃花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4):379380

    ↑上一篇:克罗恩病3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白术升诃散为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360例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