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因素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16  浏览次数:528次

      作者:董玉明  作者单位: 210031 江苏南京,南京市浦口医院功能科

      【关键词】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功能性胃肠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其发病率大约占总人群的20%~49%,且有些病人的症状持久而顽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近年来对其研究颇多,而且取得了很大进展,现主要就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与心理治疗做一介绍。

      1  定义与分类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上腹胀等症状,常于餐后加重,伴有早饱、食欲缺乏、恶心或呕吐等,并通过有关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糖尿病、硬皮病等。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为Rome标准,其定义为上腹部痛或不适,持续或间歇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经临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B超,内镜等)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者。并建议把过去一些混淆诊断如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统一命名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而最新的Rome 2标准更明确地指出FD为上腹正中部的疼痛和不适,不包括左、右季肋区的疼痛。不适是主观感觉表现为上腹痞满、上腹胀、早饱和恶心,其具体定义为:在过去1年内至少12周有下述症状:(1)持续或间断性上腹正中疼痛和不适;(2)上腹痛和上腹不适,未能在排便后缓解,亦未见有粪便次数和外形的改变;(3)包括内镜检查未发现胃部器质性病变。

      FD的分型主要根据其症状分为溃疡型消化不良、动力障碍样型消化不良和非特异性消化不良,过去尚有反流性消化不良,但现在一般认为胃部烧灼感明显多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不宜将GERD包括在FD中。

      2  心理因素

      FD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FD常无胃酸分泌异常,但FD患者的胃对物理或化学刺激的敏感性可能增强,有胃、幽门及十二指肠的动力异常,Hp感染在消化不良的作用有待明确,而精神心理因素在FD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潘氏等对24例正常人和24例F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表(SCL-90)评分,发现FD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并且焦虑较抑郁更突出。Tally等对76例确诊为FD的患者用抑郁焦虑人格改变的8种精神心理测试表进行分析,发现各项精神心理症状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ang对100例接受常规胃镜检查的各类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抑郁、焦虑人格异常`躯体症状等12项精神心理测试表分析,发现消化不良组多项指数显著高于非消化不良组。以上研究均说明精神心理异常和社会压力在F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  心理与抗抑郁药治疗

      结合合理的饮食习惯,减少刺激性食物,调整生活不良习惯等方法,约80%以上病人有效,而其余顽固的FD患者,应结合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方可起效。

      心理治疗在于指导患者改变认识,让患者把注意力指向外部世界,不要集中指向自身内部感觉,面对症状与症状和平共处,引导患者亲身体验越关注症状,症状越明显的心身相互作用。鼓励患者带着症状去工作、学习和生活,不把自己当成病人,通过各种行为活动打破心身交互的恶性循环,使症状减轻,甚至消除。另外还有催眠疗法、松弛疗法、生物反馈以及中国气功、针灸等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疗效。蒋氏将102例F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研究组)及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4周后,经统计观察发现,研究组疗效(有效率91.6%)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2.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抗抑郁药包括传统的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拮抗剂、四环类等药物,和近年上市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百忧解)和帕罗西汀(塞罗特)等。潘氏等用抗抑郁药治疗FD患者24例,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敌对、惊恐、偏执、体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等躯体和精神症状均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说明抗抑郁药疗效确切。Tanum等报道用四环类抗抑郁药米安舍林治疗症状超过12个月的顽固性功能性胃肠病,疗效显著。另外,Tally报道用抗抑郁药治疗FD疗效不佳,可能与患者选择疗程过短、剂量不足有关。

      因此,在FD的治疗中,应首先依据临床症状选择相应的促胃动力药、抗酸药和抗幽门螺杆菌药,若无效,则应配合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因抗抑郁药起效较晚,常需2~3周才起效,在治疗初期或治疗合并睡眠障碍的FD患者可加用镇静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上一篇:浅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使用
    ↓下一篇:消化性溃疡的内科诊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