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65例婴幼儿慢性腹泻的治疗研究

    发表时间:2011-05-18  浏览次数:513次

      作者:文艺桦 作者单位:元谋县人民医院,云南 元谋 651300

      【摘要】 目的:加深对婴幼儿腹泻病治疗的研究。方法:以往治疗病例结合参考文献研究分析。结果:权威参考文献结合实践经验及理论,对临床治疗婴幼儿腹泻具有良好作用。结论:用药后见效快、疗程缩短、治疗费用降低的作用。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治疗

      腹泻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以腹泻症状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尽管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全球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仍有200万之多[1]。近年来,慢性腹泻病患儿逐渐增多,病程较长,故研究慢性腹泻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1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和治疗研究

      肠道内感染是引起小儿慢性腹泻的主因,滥用或盲目应用抗生素治疗不可取,应针对大便细菌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应做药物敏感试验,如基层医院没有开展该项工作,可借鉴大医院相关病原学研究结果用药。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分析近10年来该院138例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患儿粪便细菌培养阳性,列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变形杆菌、枸椽酸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2]。有21例慢性腹泻患儿(大便为脓血便等),笔者给予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敏感的小檗碱片,1岁~3岁0.5片/次~1片/次,3次/d,4岁~6岁一次1片~1.5片,3次/d,并辅以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等,19例疗效显著,3 d~5 d后痊愈;其中2例无效,分析氨基糖苷类药物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特别是克雷伯菌属)作用强,1例给予庆大霉素、1例给予阿米卡星,疗效显著,但由于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多,宜短期应用(3 d~4 d),一般病例应慎用且应照说明书应用。

      对于年龄小于1岁的患者,粪便中只有少量白细胞时,可给予乳酸菌片、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也可收到较好效果,笔者采用该法治疗22例,3 d~5 d,22例痊愈。

      2 食物过敏或消化不良腹泻及治疗

      浙江大学儿童医院介绍了儿童过敏性结肠类的诊治经验,其主要症状为腹泻、便血(尤其是黏液血便)、腹痛、体重不增、腹胀、呕吐等,镜下以灶性红斑,多发性小结节、浅表糜烂、渗出为主,进行过敏原测定的患儿中阳性率为50%,部分病例用肠道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治疗后病情好转[2]。有2例病例,症状与该院病例症状相似,笔者建议患儿停服近期刚换的某品牌牛奶,给予硫糖铝片、乳酸菌片、口服补液盐,患者4天后痊愈。

      婴幼儿胃内酸度低,乳汁或牛奶可中和胃酸,使酸度更为降低,对食物消化力下降,易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有3例患者,从腹泻粪便判断为消化不良腹泻,给予多酶片、复合维生素B片、口服补液盐,4日后痊愈。

      3 轮状病毒肠炎腹泻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病原,1979年北京首次发现小儿秋季腹泻,粪便轮状病毒的检出率为83.8%[3]。该病多见于6个月~30个月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发病初期先呕吐、后腹泻,粪便黄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部分省级医院可通过患儿粪便检出轮状病毒进行病原学确诊,基层医院可通过患儿体征、症状、发病季节诊断,有16例患者,初诊为秋季腹泻,笔者给予利巴韦林、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剂量照说明书给予,辅以口服补液盐等,9例3日后痊愈,7例4日后痊愈。

      4 对1例疑难病例的治疗

      1例男患者3岁,已腹泻16 d,卫生院已下病危通知,该患儿脱水严重,据体征症状诊断为代谢性酸中毒腹泻,给予5%碳酸氢钠30 ml,维生素B6、10%氯化钾4 ml分开静脉滴注,辅以输液治疗和对症处理,5日后痊愈。

      5 讨论

      在我国,小儿腹泻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2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急性腹泻病例有所减少,但是,慢性腹泻患儿比例增高,多数慢性腹泻患儿进入“腹泻—营养不良—腹泻”的循环,最后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由于病程延长,多数患儿需住院治疗,此时,如果用药不合理,不仅疗效甚微,甚至延长治疗及住院时间,增高治疗费用等。

      慢性腹泻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诊治困难,笔者通过对慢性腹泻病例的分类及治疗,感到本文的研究结果与我院专家和权威文献相似,感到本文的研究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可产生积极能动作用,在笔者实际工作中,有3例慢性腹泻病例虽治愈,但诊治机制尚难于研究分析,说明今后仍有积极关注和研究慢性腹泻这一课题的必要,诚望本文能对相关专业医师的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Black RE,Morris SS,Bryce J. Where and why are 2 millio children dying every year[J].Lancet,2003,361:22262233.

      [2]江米足,黄志华.全国小儿慢性腹泻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60.

      [3]左启华.儿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54.

    ↑上一篇:中西药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腹泻的效果
    ↓下一篇:胃肠型白塞氏病的X线表现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