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

    发表时间:2011-06-20  浏览次数:868次

       作者:苏仁意, 章晓华 (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 441000)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香砂六君子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3个月。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一般认为, 上胃肠道动力障碍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现代医学以促胃动力药为主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迄今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笔者自1999~2004年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本病38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烧心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 周;(2)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3)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4)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5)无腹部手术史。38例患者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大者75 岁,最小者24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长者近20年,短者3个月,平均4年。

      2 治疗方法

      本病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气滞湿阻。治以健脾和胃,理气化湿。方药:木香10 g,砂仁6g,党参12g,黄芪15g,白术12 g,茯苓10 g,陈皮10 g,姜半夏10 g,丹参12 g,炙甘草6 g。加减:脾胃虚寒,加桂枝10 g,白芍20 g;肝郁气滞,加柴胡10 g,香附10 g;兼有内热,加黄连5 g,蒲公英20 g;兼有瘀血,加玄胡索15 g,当归12 g;嘈杂、烧心,加乌贼骨30 g,象贝15 g。1剂/d,水煎,分2次温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判断标准采用半定量方法,即治疗前将本病六大症状均分为轻、中、重3级。无症状为0分;偶尔出现为轻度,5分;经常出现但不影响工作为中度,10分;经常出现或持续存在,影响日常工作为重度,15分。用治疗前症状总分减去治疗后症状总分(疗效分数),除以治疗前症状总分,再乘以100%,即为疗效指数,据此来判定疗效。治疗后症状总分0为治愈;疗效指数大于75%为显效;疗效指数35%~75%为有效;疗效指数小于35%为无效。

      3.2 结果治愈14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3.3 病案举例女,45岁,教师。述近10年来反复发作上腹隐痛,病情时轻时重,多处求医未愈,近月病情加重。刻诊述上腹隐隐作痛,时而胀满,纳呆食少,偶感胃脘嘈杂,泛酸,体倦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腻薄黄,脉沉细。辨证:脾虚气滞湿阻,寒热错杂。治法:健脾理气除湿,寒温并用。方药:木香10 g,砂仁6克,陈皮12 g,姜半夏10 g,黄芪15 g,党参12 g,白术12 g,茯苓10 g,桂枝10 g,白芍20 g,黄连5 g,蒲公英20 g,炙甘草6 g。1剂/d,水煎,分2次温服。服药1周,症状明显改善,继服两周,症状基本消失。嘱其改服香砂六君子丸2月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未复发。

      4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痞证”“胃脘痛”“嘈杂”范畴。发病多因饮食不节和情志所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往往由于饮食过量、暴饮暴食、营养过盛而损伤脾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日益增加,情志抑郁,损伤脾胃,纳运失职,形成食积、湿热、痰瘀等病理性产物,阻滞中焦气机,脾胃升降失司,导致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本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积痰湿为标。脾虚气滞为基本病机,贯穿于本病的始终。

      香砂六君子汤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方中黄芪、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化湿,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健脾;半夏化湿;丹参活血。本病常常寒热错杂,故以桂枝、白芍、黄连、蒲公英共用。兼症加减,共奏健脾理气、化湿活血之效。从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四君子汤可以促进消化,促进胃排空,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增强小肠的吸收。四君子汤对脾虚证临床所表现的胃泌素、D-木糖等多种生化病理改变均有明显的恢复正常和改善作用。陈皮所含的挥发油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泄,促进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其所含有的橙皮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出血,抗炎,调节胃肠功能。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有很好的止呕作用。木香、砂仁增强胃肠运动收缩节律,抑制调节植物神经、中枢神经功能,促进内源性内动素的释放。因此,本方可以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增加胃排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吸收功能。

        

    ↑上一篇: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下一篇:荆花胃康胶丸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75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