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程度与肝性脑病发病率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1-07-05  浏览次数:551次

      作者:康丽,张景成,王绍金,王悦友,田国利 作者单位:鸡西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程度与肝性脑病发病率的关系,提示临床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对56例肝硬化PHG的患者进行内镜下分度,并对肝性脑病发病率与PHG程度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McCormack标准,56例患者中:轻度PHG 37例,重度19例。肝性脑病发病情况:轻度PHG 9例;重度PHG 13例。随着PHG程度的加重,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上升(P<0.05)。结论:肝性脑病的发病率随PHG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肝性脑病

      随着胃镜的普及, 肝硬化所致的胃黏膜病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特别是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 已被人们所认识。门脉高压性胃病(系由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症性病变)其发病率报道差异较大, 肝硬化中50%以上可见PHG, 多为轻度,平均约占49%,重度占14%[1]。为了解其病变程度与肝性脑病发病率的关系, 对经内镜检查明确的56例PHG病人并发肝性脑病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07年在我院住院并明确诊断为PHG的患者,共56例,男45例,女11例。年龄21~58岁,平均43.6岁,其中11例曾行脾切除术+断流术。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内镜检查,并详细记录胃镜下胃黏膜损伤程度。PHG诊断标准:按McCormack标准,轻度:细小粉红色斑点或“猩红热样疹”,在条纹外观皱褶表面出现浅红色斑,蛇皮征或马赛克征(mosaic征);重度:散在樱桃红斑点, 弥漫出血性胃炎[2]。同时统计56例病人中肝性脑病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按McCormack标准,胃镜示:轻度PHG病人37例,重度PHG病人19例。回顾性分析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并根据PHG的程度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示:轻度PHG组比重度PHG组肝性脑病的发病率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HG程度的加重,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上升(P<0.05),见表1。

      表1 PHG程度与肝性脑病发病率的关系(略)

      3 讨论

      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肝细胞功能衰竭时,肝将氨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来自肠道的氨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经侧支循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而至脑部,引起大脑功能紊乱。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干扰脑的能量代谢,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浓度降低。因此当肝脏功能下降时,肝性脑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PHG发生的机制产生机制是门脉高压等致胃壁动静脉短路异常开放[3]、胃黏膜屏障受损、体液因子失常、H+回渗、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率增加等。组织学特点为无炎症性或只有轻度炎症细胞浸润, 可有显性或非显性出血[4]。对PHG的临床诊断有赖于胃镜检查, 具有特征性的镜下表现为黏膜或黏膜下小血管扩张。内镜胃粘膜的“樱桃红斑点”和“蛇皮”样改变最具诊断意义。PHG多发生于胃底及近端胃体,少数患者病变弥漫全胃, 有较高的出血倾向。

      石国梁等[5]研究结果表明:PHG的病变程度与肝硬化严重程度有关, 提示在ChildA级胃粘膜就可发生相应病变, 随着肝功分级的增高, PHG的发病率也上升, 且程度也呈上升趋势。PHG的发生与肝功能密切相关[6],肝功能障碍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 胃黏膜水肿, 肠源性扩血管物质胰高血糖素等增多, 门静脉血流量增加, 同时动静脉短路开放, 使胃黏膜有效血容量减少而缺氧。另外由于侧枝循环形成致肠道有毒物质不能完全清除, 导致内毒素血症, 激活激肽系统,使血管收缩, 组织缺氧, 加上内毒素尚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 释放大量一氧化氮, 对血管系统产生细胞毒性,降低了血管收缩的敏感性且抑制胃黏膜上皮的增殖,从而造成胃黏膜损害。此外, 某些细胞因子、血管上皮因子在PHG发生中发挥作用。

      上述情况表明,随着肝脏功能下降,PHG程度的明显增高;同时肝性脑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分析结果示:PHG的程度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相关。对肝脏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需要诸多指标,较复杂、耗时较长;而通过胃镜检查对PHG程度做出判断较准确、迅速,可以提示肝性脑病发病的可能性,指导临床及早应用排氨药物,消除脑病的各种诱因,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因此对所有各期肝硬化患者, 均应及早重视其胃黏膜病变程度,并分析发生肝性脑病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Thuluvath P J,Yoo H Y.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J].Am J Gastroenterol,2002,97(12):29732978

      [2]McCormark T T,Sim J,Eyre-Brook I,et al.Gastric lesions in portal hypertension:Inflammatory gastritis or congestive gastropathy[J].Gut,1985,26 (11):12261232

      [3]管洪庚,陈易人.门脉高压性胃病动物模型复制及发病机理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15:8485

      [4]于中麟,张澍田.门脉高压性胃病[J].临床内科杂志,2001,18(2):8789

      [5]石国梁.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胃镜检查与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2):118

      [6]陈国忠,李桂贤,毛德文,等.门脉高压性胃病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临床荟萃,2005,20(12):686687

    ↑上一篇:治胃灵治疗慢性胃炎10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黛立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86 例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