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胃食管反流与支气管哮喘

    发表时间:2011-07-21  浏览次数:526次

      作者:司马娟  作者单位: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呼吸道

      胃食管反流(GERD)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支气管哮喘是因外源性或内源性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气道炎症性疾病。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发现两病有某种因果关系。近年来,两者关系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逐渐认识到两病关系密切[2]。很多专家认为GERD是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因素之一[3,4],而支气管哮喘也可致GERD。

      GER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欧美国家GERD常见,亚洲呈增长趋势[5],在我国总体发病率为5.77%[6]。主要症状为反流和烧心。反流物被吸入呼吸道,则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肺炎、肺纤维化及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即使不进入气道,也可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痉挛。哮喘是近年来被认为受GERD影响较大的疾病之一,哮喘患者GERD发病率约为30%~80%[7]。

      1 GERD的病理生理基础

      动力异常是GERD发病的基础,其中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ES)和食管体部运动障碍、胃排空障碍及胃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障碍。胃酸或胆汁是GERD的直接致病因素,仅有动力障碍无胃酸或胆汁存在,也不可能有GERD。

      2 GERD诱发和加重哮喘的机制[8,9]

      反流物对呼吸道迷走神经直接刺激,引起支气管痉挛;反流物反复刺激呼吸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酸性反流物刺激并损伤呼吸道,发生化学性炎症或胃肠道内细菌随食物吸入肺内引起细菌性炎症;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的酸感受器,兴奋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肥胖导致GERD,从而加重哮喘。

      3 哮喘导致胃食管反流机制

      哮喘患者气道狭窄或阻塞,气道阻力增加,肺脏过度充气,膈肌下降,导致LES功能障碍而产生GERD;哮喘患者过量使用支气管舒张剂,降低LES压力而发生GERD,形成恶性循环;哮喘患者气道内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NO可抑制LES收缩[10]而导致GERD。

      4 诊断

      应将反流症状问诊作为哮喘诊断的内容之一。哮喘伴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可不需要诊断性检查。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合并GERD的可能:哮喘患者出现夜间喘息、咳嗽明显加重或气短、胸痛明显;难治性哮喘;激素依赖性哮喘等。哮喘伴轻微或不典型反流可采用诊断性检查。对于哮喘是否兼有GERD,90%根据症状,10%依靠检查。

      4.1 内镜

      黏膜病变在GERD合并哮喘的患者中并不常见,内镜检查无特异性。

      4.2 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

      PPI试验采用标准剂量,每天2次,用药1~2周,GERD患者服药后3~7 d症状可迅速缓解,从而达到改善哮喘的目的。PPI试验不是诊断GERD最后步骤,而是最早方法之一。该试验对弱酸、非酸(胆汁)引起的GERD诊断价值有限,有20%~30%的GERD患者PPI试验无效,对此类患者要及时行胃镜检查。

      4.3 24 h食管pH值监测[11~20]

      此方法是较普遍使用的方法,但在反流间歇容易出现假阴性,且不能诊断胆汁反流性GERD。

      4.4 痰液检查

      痰液中充满脂肪的肺泡巨噬细胞,特异性高,但在目前情况下缺少可行性。

      4.5 其他

      同位素锝99标记进行闪烁摄影检查;X线钡餐检查敏感性不高;食管内酸灌注试验,食管测压,酸反流试验,酸清除试验可考虑使用。

      其中症状问诊诊断和PPI试验诊断及24 h pH值监测是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

      5 治疗

      GERD合并哮喘包括针对哮喘和针对GERD的治疗

      5.1 改变饮食及睡眠和生活习惯等

      睡眠采用头高脚低位或侧卧位,减肥,不穿紧身衣;忌烟、酒和刺激性(酸、辣)食物,少食松弛LEC的食物(巧克力、坚果、咖啡)等。避免高脂饮食,少食多餐,睡前3 h勿进食;避免使用诱发和加重GERD的药物,控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或采用雾化吸入方式。

      5.2 药物治疗

      H2受体阻断剂:在应用平喘剂的基础上加用,如西咪替丁等;PPI:PPI是目前治疗GERD最主要方法,能最大程度控制24 h胃内pH值,减少酸反流[12],药物有奥美拉唑等;胃肠动力剂:动力异常是GERD的发病基础,但未有有效的靶点药物,同时动力异常也不一定是导致GERD的惟一原因,因此不是根本的治疗措施,仅是治疗的辅助药物。可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以及第三代胃肠动力剂西沙必利等[20]。仅在抑酸药物效果不佳时联合应用。3种药物治疗优势依次为:PPI>H2受体阻断剂>促动力药;中医药物治疗采用舒肝和胃方等。

      5.3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采用Nissen氏经腹胃固定术(胃底折叠术)。抗反流手术治疗优于H2受体阻滞剂治疗。但目前还不能比较手术治疗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控制哮喘症状的差别。

      GERD和支气管哮喘两病密切相关,对此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距离真正揭开二者关系还远远不够。对如何更准确诊断及更有效地治疗GERD合并支气管哮喘也有待于今后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Vakil N,Van Zanten S V,Kahrilas P,et al.Themontreal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 global evidencebased consensus[J].Am J Gastroenterol,2006,101:1 9001 920.〖1〗

      [2]Havemann B D,Henderson C A,EISerag H B.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asthma:a systematic review[J].Gut,2007,56:1 6541 664.〖1〗

      [3]Wu D N,Yamauchi K,Kobayashi H,et al.Effects of esophageal acid perfusion on cough 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J].Chest,2002,122:505509.〖1〗

      [4]Harding S M,Guzzo M R,Richer J E.Twentyfour esophageal pH testing in asthmaticsrespiratory symptom correlation with esophageal acid events[J].Chest,1999,115:654659.〖1〗

      [5]Cheung T K,Wong B C,Lam S K.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Asia:birth of a‘new’ disease?[J].Drugs,2008,68:399406.〖1〗

      [6]胡伏莲,高文.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4,3:170172.〖1〗

      [7]郑恬.胃-食管反流的某些相关性疾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2,12(1):41.〖1〗

      [8]Ducolone A,Vandevenne A,Jouin H,et al.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chronic bronchitis[J].Am Rev Respir Dis,1987,135(1):327.〖1〗

      [9]Schan C A,Harding S M,Haile J M,et al.Gastroesophageal reflux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An intraesophageal acid infusion study using stateoftheart technology[J].Chest,1994,106(3):731.〖1〗

      [10]Irwin R S,Curley F J,French C L.Difficult to control asthma:contributing factors and outcome of a systematic management protocol[J].Pediatr Med Chir,1993,15:1115.〖1〗

      [11]Berezin S,Medow M S,Glassman M S,et al.Esophageal chest pain in children with asthma[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1991,12(1):52.〖1〗

      [12]Larrain A,Carrasco E,Galleguillos F,et al.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nonallergic asthma associatde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J].Chest,1991,99(6):1 330.〖1〗

      [13]Andze G O,Luks F I,Bensoussan A L,et al.Role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asthma[J].Pediatrics,1991,46(5):451.〖1〗

      [14]Nieleson D W,Heldt G P,Tooley W H.Stridor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infants[J].Pediatrics,1990,85(6):1 034.〖1〗

      [15]Eid N S,Shepherd R W,Thomson M A.Persistent wheezing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infants[J].Pediatr pulmonol,1994,18(1):39.〖1〗

      [16]Andze G O,Brandt M L,Bensoussan A L,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500 childen with respiratory symptoms:the value of pH monitoring[J].J Pediatr Surg,1991,26(3):295.〖1〗

      [17]Monti M A,Ranzini D,Negri E,et al.24hour esophagogastric pH metry:clinical indications[J].Ann Ital Med Int,1991,6(1):56.〖1〗

      [18]Krishnamoorthy M,Mintz A,Liem T,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int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of initially unsuspecte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infants[J].Am Surg,1994,60(10):783.

      [19]Taylor L A,Weiner T,Lacey S R,et al.Chronic lung disease is the leading risk factor correlating with the failure(wrapdisruption)of antireflux procedures in children[J].J Pediatr Surg,1994,29(2):161.〖1〗

      [20]Dordal M T,Baltazar M A,Roca I,et al.Nocturnal spasmodic cough in the infant.Evolution after antireflux rteatmint[J].Allerg immunol Paris,1994,26(2):53.

    ↑上一篇:中等医院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胃与十二指肠黏膜胃动素表达及其关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