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高龄与青年胃癌临床病理的对比

    发表时间:2011-08-16  浏览次数:470次

      作者:蔡炜,刘汉山,黄晓燕  作者单位:武警江苏总队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扬州 225003

      【关键词】 胃癌,临床病理

      胃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随着平均寿命延长,高龄(≥70岁)胃癌患者临床上越来越常见,高龄胃癌在临床、病理等方面与青年胃癌相比有不同特点,且病例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我院168例高龄(≥70岁)和62例青年(≤35岁)胃癌患者作对比,分析高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高龄胃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治疗胃癌患者。高龄组168例,其中男131例,女37例,男女比例3.54∶1,年龄≥70岁,平均74.6岁。青年组62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男女比例0.82∶1,年龄≤35岁,平均31.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肿瘤位置超过食管胃交界者除外。

      1.2 方法 对高龄组、青年组的临床表现、家族史、肿瘤部位、内镜分型、病理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转移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比较分析。其中内镜分型根据日本胃肠道内镜学会制定的早期胃癌的分型标准,将早期胃癌分为Ⅰ型(隆起型)、Ⅱ型(表浅型)、Ⅲ型(凹陷型),进展期胃癌根据Borrmann分型分为Ⅰ型(息肉型)、Ⅱ型(局限溃疡型)、Ⅲ型(浸润溃疡型)、Ⅳ型(弥漫浸润型)。病理学诊断标准根据WHO分型,将胃癌分为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并根据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及未分化型。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家族史 主要以上腹痛为主(高龄组76.8% 青年组72.2%),其他如纳差(高龄组47.8% 青年组44.6%),恶心呕吐(高龄组28.2% 青年组22.7%),消瘦(高龄组71.2% 青年组66.5%),呕血黑便(高龄组18.5% 青年组23.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高龄组7.1%有家族史,而青年组23.6%有家族史,两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对比 高龄组:胃窦部癌92例(54.8%),胃体部癌39例(23.2%),胃底贲门癌27例(16.1%),全胃癌10例(5.9%);青年组:胃窦部癌41例(66.1%),胃体部癌12例(19.4%),胃底贲门癌3例(4.8%),全胃癌6例(9.7%),高龄组胃底贲门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

      2.3 两组患者内镜分型比较 高龄组早期胃癌8例(4.8%),按Borrmann分类:Ⅰ型18例(10.7%),Ⅱ型39例(23.2%),Ⅲ型82例(48.8%),Ⅳ型21例(12.5%);青年组早期胃癌2例(3.2%),按Borrmann分类:Ⅰ型10例(16.1%),Ⅱ型4例(6.5%),Ⅲ型27例(43.5%),Ⅳ型19例(30.6%)。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Ⅱ型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1),BorrmannⅣ型青年组高于老年组(P<0.01)。

      2.4 两组患者病理分型比较 高龄组:乳头状腺癌34例(20.2%),管状腺癌77例(45.8%),低分化腺癌42例(25.0%),黏液腺癌9例(5.4%),印戒细胞癌6例(3.6%);青年组:乳头状腺癌3例(4.8%),管状腺癌15例(24.2%),低分化腺癌26例(41.9%),黏液腺癌10例(16.1%),印戒细胞癌8例(12.9%),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等高中分化腺癌老年组高于青年组(P<0.05 ),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青年组高于老年组(P<0.05)。

      2.5 两组患者TNM分期及转移情况比较 高龄组TNM分期Ⅰ期29例(17.3%),Ⅱ、Ⅲa期96例(57.1%),Ⅲb、Ⅳ期43例(25.6%),肝转移4例(2.4%),腹膜转移15例(8.9%);青年组TNM分期Ⅰ期16例(25.8%),Ⅱ、Ⅲa期19例(30.6%),Ⅲb、Ⅳ期27例(43.5%),肝转移6例(9.7%),腹膜转移17例(27.4%)。青年组Ⅲb、Ⅳ期比例,肝转移,腹膜转移率均高于高龄组(P<0.05)。

      3 讨 论

      胃癌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发病高峰年龄在50岁以上,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深入了解高龄及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对胃癌防治意义重大。

      本组资料分析,从性别上看,老年胃癌以男性居多,可能与男性长期吸烟、喝酒接触致癌物质较多有关,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因天气寒冷,饮酒、喜烧烤、热食、高盐等饮食,更增加其危险性〔1〕。青年胃癌女性多见,研究表明:雌激素可通过阻断细胞核分裂相中期,形成较多的非整倍体细胞,导致癌变〔2〕。从临床表现分析,上腹痛、纳差、恶心呕吐、消瘦、呕血黑便均为胃癌常见症状,两组无明显差别。高龄组中有肿瘤家族史者12例,占7.6%,青年组中有肿瘤家族史者14例,占22.6%,与Jonahan等〔3〕报道相符,提示青年人胃癌可能有遗传倾向。对阳性家族史的青年上腹部不适应足够重视,尽快胃镜检查,以早期诊断。高龄组胃底贲门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可能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胃底腺萎缩,交界区上移,肠上皮化生几率增加,同时老年人食管平滑肌退行性变,下段食管括约肌张力低,易出现神经调节机制失调,导致胃食管反流,反复引起贲门区炎性损伤、修复、增生,形成癌变〔4〕。

      老年人胃癌多为肠型胃癌,组织起源于肠化生黏膜,一般具有明显的腺管结构,常伴有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分化程度高,多呈团块状生长,病灶相对较小。青年人胃癌起源于固有黏膜,癌细胞分化较差,缺乏细胞连接,一般不形成腺管,细胞之间黏附力低,易于脱落转移,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分泌的黏液含有大量水解酶,如葡萄糖醛酸酶、胶原酶等,能水解破坏周围的蛋白多糖网状结构及胶原等,使其浸润扩散〔5,6〕。细胞呈弥漫性生长,易浸润肌层和浆膜层,大病灶多见。

      总之,老年、青年胃癌各有其特点,老年胃癌患者相对病期较早,预后较好,根治性手术治疗最佳,但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多,如不能手术,姑息性放化疗治疗亦可;青年患者病情晚,恶性程度高,应选择手术为主,及包括新辅助化疗等治疗的综合治疗,最大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 Kimura K.Gastritis and gastric cancer,Asia〔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0;29(3):60921.

      2 Johansson J,Thulin L,Ferno M,et al.Estrogen receptors in gastric cancer〔J〕.Acta Oncologica,1991;30(7):8702.

      3 Jonahan B,Martin S,Murray F,et.al.Gastric cancer in young patients:demographic,clinical patholiogical factors in 92 patiens〔J〕. Ann Surg Oncol,2000;7(5):34651.

      4 洪 流,于皆平,沈志祥,等.老年人贲门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4):2413.

      5 阮华娟,楼善贤.青年人胃癌临床与病理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6;20(3):2145.

      6 Yang XF,Yang L,Mao XY,et al.Pathobiological behavio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 and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a comparative stud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5):7504.

    ↑上一篇:老年及老年前期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和内镜特点
    ↓下一篇:致康胶囊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2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