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胃镜1322例分析体会

    发表时间:2011-08-31  浏览次数:476次

      作者:孔爱民  作者单位:211302 江苏高淳,高淳县漆桥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总结统计1322例胃镜资料,分析本地区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检出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数据和实用资料。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12月期间胃镜检查1322例。结果 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为11.25%,食管癌1.51%,胃癌4%。结论 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偏低,而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检出率较高。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探寻病因,积极开展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有利于上消化道疾病的防治。

      【关键词】 上消化道疾病 胃镜分析

      上消化道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人类健康。自胃镜问世以来,给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院开展胃镜检查5年来,累计检查1322例。现将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检查资料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737例,女585例,年龄最大者89岁,最小者17岁,各年龄组检查人数按性别。

      1.2 方法 采用Olympus XQ-40纤维胃镜,镜下的组织病理检查。

      1.3 诊断标准[1] 国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溃疡、肿瘤。

      2 检查结果

      2.1 按年龄组、性别统计检查结果。

      2.2 各年龄组按性别计算实际检出率。

      2.3 各年龄组实际检出率。

      3 讨论

      3.1 消化性溃疡与年龄组、性别的关系 本组受检查者50岁以下年龄组占55.6%,29岁以下组与70岁以上组分别占8.77%、8.47%。本组十二指肠溃疡在29岁以下组检出率为12.07%,其中男性实际检出率占18.05%,且男性随年龄增长其实际检出率显著下降,而女性各年龄组实际检出率差异不大,且70岁以上组男女未出现十二指肠溃疡。而胃溃疡随年龄增长实际检出率逐渐上升,70岁以上组男女实际检出率相似,为10%左右。复合性溃疡以30~49岁组最高,但检出率为1.05%。尹晓芹等报道[2]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16%~32%,胃溃疡4.8%,十二指肠溃疡12%~24%,本组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11.25%,而十二指肠溃疡4.26%,明显低于文献报道,胃溃疡占5.44%,与文献报道相似。检出结果低于文献有关报道,与29岁以下组和70岁以上组受检人数所占比例较少有关。

      3.2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本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占5.52%,文献报道[1]目前食管癌的发病率为0.5%,本组检出率占1.52%;常虹等报道[3]胃癌检出率为1.94%,而本组为4.01%,两者均高于文献报道,与肿瘤好发中老年组及两组受检人数较高有关。食管癌在70以上组实际检出率为6.25%,而男性实际检出率占9.33%。调查统计该组病人嗜烟酒,生活的不良习惯较多。胃癌在70岁以上组实际检出率占18.75%,且男女实际检出率在(18%±2%)左右,差异不大。文献报道[4]胃癌一般认为与环境、幽门螺杆菌、饮食、遗传等因素等有关,而本组胃癌可能与饮食因素有很大关系。本地农村居民喜食盐腌食品,其中除高盐外,还含有大量亚硝基化合物。食物中的盐分过高,可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可使COX-2转基因动物模型的胃癌发生增加,还可使动物模型中的亚硝酸盐致突变率增加,亚硝基化合物是胃癌的致癌物已有诸多证据。当然也不可忽视其他年龄组的胃癌检出情况。本资料虽无29岁以下组胃癌的检出病例,可能与该年龄组检查人数较少有关,但青少年胃癌的报道已属屡见不鲜,仍应予以重视。

      值得一提是,我院自2006年常规开展病理检查后,共发现2例早期胃窦癌,当然也不排除早期胃癌被漏诊情况,这2例患者光凭肉眼是无法分辨的,其中1例手术后多次取材切片才被再次诊断。还有3例老年性胃体上部巨大溃疡,肉眼看上去很像胃癌,但两次病检以后,排除胃癌诊断,其诊断比上消化钡餐造影更有优势。对胃癌的好发部位胃窦与胃体小弯侧,即使没有明显病灶,应多点取材送病检。重视胃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切不可轻易漏诊早期胃癌。因此,在本地应积极开展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其纳入常规体检。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院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医院应培养专业的内镜医师队伍;作为胃镜医师,认真操作,积累经验;其他相关人员加大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共同努力使本地区的上消化疾病防治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厚钰,姚礼庆.现代内镜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11-170.

      2 尹晓芹,杨晓明,高云飞.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与尿素酶表达程度的关系探讨.医师进修杂志,2003,26(4):29-30.

      3 常虹,赵越.胃癌患者年龄分布与临床病理特点关系的研究.临床荟萃,2003,18(15):841-843.

      4 胡品津,刘新光.消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

    ↑上一篇:312例儿童病毒性肠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下一篇: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