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两种方法对胃癌术后消化道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29  浏览次数:526次

      作者:犹东,闫小刚,王佳杰  作者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全胃切除术后分别采用袢式空肠代胃术及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对其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饮食情况、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袢式空肠代胃术相比,郝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后手术时间相当,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进食量、体重、血浆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郝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优于袢式空肠代胃术。

      【关键词】 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施行全胃切除的病例呈上升趋势[1]。全胃切除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摄食不足,营养不足,体重下降及贫血等无胃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各国学者设计了诸多消化道重建术式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2]。自1997年1月至2005年5月我们对39例胃癌患者施行了全胃切除术,采用schlatter氏法袢式空肠代胃术和郝希山等[3]创用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functional jejunal nterposition,FJI)术后对病人进行了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病人,男26例,女13例,年龄31-72岁,平均52.4岁。全组经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肿瘤侵犯全胃者4例,贲门及胃体区12例,胃体及胃窦区18例,胃体区5例。组织学分型:高、中、低分化腺癌,分别为2、10、24例,黏液细胞癌3例。临床病理分期:Ⅲa 18例,Ⅲb 17例,Ⅳ 4例。

      1.2 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经腹完成全胃切除根治性手术29例,姑息性全胃切除10例。合并脾切除4例,合并脾及尾侧胰腺切除2例。

      1.2.1 消化道重建方式:(1) 袢式空肠代胃术schlatter氏法24例,即全胃切除术后缝闭十二指肠残端,上提Treitz韧带下40cm空肠,于结肠前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在吻合口下10cm处做Braun氏空肠—空肠侧侧吻合,其吻合口长约10cm(见图1、2)。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4]15例,方法是自结肠后上提Treitz韧带下40cm空肠,以输入袢肠管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口,吻合口下方2cm处丝线适度结扎输入袢空肠,再将输出袢空肠距食管—空肠吻合口下约25cm处与十二指肠行端侧吻合术,距此吻合口下2cm处丝线适度结扎输出袢空肠。距Treitz韧带20cm处将输出输入袢空肠行Braun吻合,吻合口长约10cm。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十二指肠—空肠端侧吻合均用26号吻合器吻合,Braun吻合采用手工法吻合。

      1.3 观察指标:手术时间与手术并发症,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饮食量、进食次数、体重变化,以及血红蛋白及血浆蛋白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与手术并发症:FJI组平均手术时间(3.2±0.1)h,袢式空肠代胃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0±0.1)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共5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全组无死亡。

      2.2 术后1年两组患者饮食量、进食次数、体重变化、血红蛋白及血浆蛋白比较

      3 讨论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有70余种,且仍在不断增加,各种术式均有其优缺点[5]。全胃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应达到以下要求:(1)保持食物从十二指肠通过;(2)代胃袋具有储存作用和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3)较少或不发生“无胃综合征”;(4)保持良好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5)手术安全、简便,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低。

      本组资料表明,同是代胃术,郝氏法顺行间置空肠代胃术组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袢式空肠代胃术,手术时间与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带血管蒂的单管空肠间置于食管于十二指肠之间,使食糜通过十二指肠可刺激其分泌促胰酶素(secretin)和缩胆囊胰酶素(cck-pz),促使胆囊收缩,胆汁排入肠道及胰液胰酶分泌,并使之与食糜充分混合,有利于消化[6]。而袢式空肠代胃术,术后短期内尚不能形成完善的体液调制机制。

      郝希山等介绍的FJI法,我们称之为“郝氏法”,即是在袢式吻合(改良BraunIII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而成,集各种术式之长,具有足够的食物储存空间,良好的防反流作用,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尤其避免了肠内神经被切断所致的肠功能紊乱。

      我们认为,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应恢复十二指肠的生理通道,构建食物贮存功能,郝氏法顺行间置空肠代胃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是一种理想的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

      【参考文献】

      [1] 徐军明,彭志海,李祖栋,等.胃切除术后非离断式Roux-en-Y消化道重建的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P8-20.

      [2] 何喜林,曹高武,罗显峰,全胃切除间置空肠变法空肠代胃术20例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1995,22:175-176.

      [3] 郝希山,尹健,柳建中,等.全胃切除术后五种消化道重建术的比较[J].中华外科杂志,1999,37(80):754-477.

      [4] 郝希山,李强,张忠国.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术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2):89-92.

      [5] ZoncaP,MalyT,HerokovaJ,et al.Reconstuction after total gastrectomy Brastisl leklisty,2002,103:414-417.

      [6] 谭明,刘力.郝氏法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6,28,460-461.

    ↑上一篇:两种不同方法固定胃管的效果比较
    ↓下一篇:结直肠溃疡病因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