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上消化道出血274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17  浏览次数:570次

      作者:马钰辉,张治  作者单位: 山东平度,平度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资料 2004年7月—2008年11月我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74例,均有呕血和(或)黑便,明确为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除外。病因诊断主要依据内镜检查、钡餐透视、手术探查及临床表现而确定。其中男191例,女83例;年龄14~86岁,30岁以下青年组30例(11.0%),31~50岁为壮年组105例(38.3%),51~60岁为中年组49例(17.8%),60岁以上为老年组90例(32.8%)。

      1.2 发病季节 春季68例占24.8%,夏季83例占30%,秋季73例占26.6%,冬季50例占18.2%,本组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1.3 出血诱因 药物引起者97例(35.4%)占第一位,其次是饮酒53例(19.3%),劳累引起者30例(10.9%)占第三位,饮食不当24例(8.8%),感染11例(4%),无明显诱因者60例(21.8%)。

      1.4 病因分布 2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消化性溃疡(PU)78例(28.5%)占第一位,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52例(19%),胃溃疡(GU)26例(9.5%),其次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64例如(23.4%),第三位是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57例(20.8%),胃癌23例(8.4%)占第四位,慢性胃炎17例(6.6%)占第五位,其他依次为原因不明18例(4.2%),十二指肠球炎6例(2.1%),胃石症3例,食管炎2例,胃平滑肌瘤2例,残胃炎、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症术后、胃平滑肌肉瘤各1例。将274例病人按年龄组进行病因分析,对比发现年龄组不同病因分布的比例明显不同,青年组以DU占多数,AGML占第二位,中年组以EVB占第一位,AGML仍居第二,而老年组胃癌发病率位居第一。

      1.5 预后 本组274例中死亡21例,病死率为7.7%。

      2 讨论

      本文统计274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为2.3:1,此结果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相符[1],其原因除与性别有关外,尚与饮酒、过劳、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等有关。在AGML中大多有明显的服药(解热镇痛药、消炎药、激素等)或饮酒史。在EVB中服用解热镇痛药也是一个主要诱因。本组出血的发病率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说明出血与季节、气候变化也有关,因此慎用药物、节制饮酒、避免过劳,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本组统计的病因近20种。PU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原因,EVB占第二位,AGML占第三位,胃癌占第四位,AGML的发病率明显提高。这证明自纤维胃镜在临床上普遍开展以来,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将GU、DU分别统计,AGML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EVB。本组DU在青年组占第一位,壮年组及中年组占第二位,而AGML在各年龄组分布无明显变化。

      本组EVB 64例(23.4%)居第二位,主要分布在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有关文献报道[2]占上消化道出血的第四位不同,可能与各地区发病率不同有关。其可能是本院属中心医院重病人占比重较大,相当一部分轻病人在基层医院治疗,而EVB病情多较重,故来我院机会较多。据有关文献报道[3]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EVB占57.9%,其他原因出血系由AGML等所致,本组对疑诊EVB患者,因受条件及其他等原因的限制,有相当一部分未经胃镜检查,故其中可能有一部分非EVB。

      胃癌出血在本组居第四位23例(8.4%),较有关文献报道为高,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升高,这可能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老龄化有关,提示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要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慢性胃炎所致者占第五位,低于有关文献报道,这可能与诊断标准有关,其次是慢性胃炎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多较轻,大部分在门诊或基层医院治疗有关。

      一般杂志报道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为10%~36%,本组为国为7.7%,较之明显为低,以EVB及胃癌为主要死亡原因,这与文献报道相符。病死率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这与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低下,加之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出血量大而不易止血,以及老年人合并症多,故病死率高。

      【参考文献】

      1 许燕萍.青老年上消化道出血226例对比分析.新消化病杂志,1995,3(2):111-112.

      2 代自英.实用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1347.

      3 祖毅,张成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76例原因分析.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1):47-48.

      4 王作然,李秀云.上消化道出血1166例分析.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4):111-112.

    ↑上一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对照研究
    ↓下一篇:结肠癌中hTERT的表达及其与Survivin和bcl-2表达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