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04  浏览次数:562次

      作者:曾令容,覃茂霞,何岛,陈青云  作者单位: 海南,琼海市加积镇上埇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为减少复发提供参考。方法426例消化性溃疡分为复发组(128例)与无复发组(298例)。比较两组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长期服用NSAIDs、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复发季节、溃疡愈合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复发组平均年龄58.9±12.5岁,高于未复发组(41.3±9.8);复发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92.2%)、长期服用NSAIDs(39.8%)、不良生活习惯(56.3%)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74.8%、10.7%、24.2%);复发组愈合质量S1期多于S2期,而为复发组S2期多于S1期;复发组多发生于春秋季;精神因素复发组占9.38%,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服用NSAIDs、不良生活习惯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危险因素;复发

      消化性溃疡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在人群中发病率高并且复发率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服用NSAIDs、溃疡愈合质量、以及不良生活习惯是影响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1]。为了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本文临床资料对其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诊治并成功随访的消化性溃疡患者426例,其中男性298例,女性128例,男:女=2.33∶1。年龄22岁~86岁,平均年龄46.8±12.6岁。病史1~12年,平均4.68±2.15年。全部病例经电子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1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8例,复合溃疡56例。

      1.2方法所有病例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抗Hp等治疗。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28例)与无复发组(298例)。比较两组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长期服用NSAIDs、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复发季节、溃疡愈合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26例随访患者中复发128例,复发率为30.0%。各组危险因素构成比见表1。表1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危险因素对比(略)

      3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多因素引起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粘膜防御屏障功能下降是为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机制[2]。尽管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给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带来巨大的进步,然而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仍居高不下。这给广大溃疡病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为了防止溃疡的复发,人们在不断探寻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

      本组资料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在复发组中达92.2%,明显高于未复发组(74.8%)。日本学者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在90%~100%[3],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下降至3%~10%[4]。其次,长期服用NSAIDs也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90%的消化性溃疡复发与长期服用NSAIDs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5]。另外,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是吸烟、嗜酒、饮食不规律等,也加重了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本研究显示,在复发组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占56.3%,明显高于未复发组(24.2%)。不良生活习惯加重了消化道粘膜的负担,直接或间接破坏消化道粘膜的屏障功能,另外,吸烟还有利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定植[6]。溃疡的愈合质量也是影响复发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复发组溃疡愈合在S1期比例高于S2期,而在未复发组主要为S2期。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也可能是溃疡复发的因素,本组资料显示复发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未复发组,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代偿能力及抵抗力差,能量代谢障碍,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黏液分泌质和量的改变,使胃黏膜功能削弱[7]。并且复发组男性比例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正常男性壁细胞总数超过女性,并且男性竞争与挑战强烈,且存在饮酒、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我们还发现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有明显的季节性:复发于春秋季较多,气温、气压、湿度剧变应激可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混乱,引发胃十二指肠黏膜缺血缺氧损伤,胃酸分泌增高,免疫功能下降,Hp感染增加。精神因素也影响着溃疡的复发,本组资料发现复发组有9.38%患者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等。

      总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服用NSAIDs、不良生活习惯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面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当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减少NSAIDs的应用;接受全程规范化治疗。

      【参考文献】

      [1]杨子敬.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J].实用内科杂志,2009,4(6):925-928.

      [2]胡伏莲.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现代理念[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3):189-190.

      [3]AndoT,Minami M,MizunoT。et al.Long-termfollow up after eradication of helieobacter pylori with Omeprazole,Clarithromyein,and Tinidazole(OCT Regimen)in a Japanese population[J].Helicobacter,2005,10(5):379-384.

      [4]YamadaT,David H,Loren A,et al.Textbook of gastroenterology[M].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2003.

      [5]侯晓华,刘劲松.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预防[J].中华消化杂志,2008,7(28):443-446.

      [6]刘芝兰,陈萍.吸烟与溃疡病的发病关系及临床干预[J].医学综述,2006,12(18):1148-1150.

      [7]吴本俨.老年人消化系统的衰老改变[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6(1):76-78.

    ↑上一篇: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下一篇:内镜下硬化与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